本网讯(通讯员 张宏展 任卉 陈冲)山西省绛县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日照长、温差大、海拔高”的山区地理气候,非常适宜樱桃种植。是晋南有名的樱桃种植基地,素有“华北樱桃第一县”之称。
初冬时节,满目凝霜。抬眼望去,满地的樱桃树叶已经泛黄。公路两旁的各式白色樱桃大棚依次排开,仿佛与周边的大田樱桃树交谈着一年的收成。
20多年来,樱桃从大田种植到温室大棚,再到智能大棚,这既是樱桃树“换装”的清晰脉络,也是绛县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支持樱桃产业做大做强的探索之路。
在绛县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绛县樱桃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零星种植到全面开花,目前该县樱桃种植面积达3.8万余亩,每年销售收入过3亿元,樱桃已成为全县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
搭“棚”抗险,樱桃树初披“盔甲”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是大家广为人知的农谚。然而在绛县,还流传着另外一句俗语:“十年九不收,一收管十年。”
南樊镇史村村民王小帮对此深有体会,他是绛县樱桃种植户最早为樱桃树搭“棚”抗险的一户人家。
10多年前,连续数年的倒春寒,加上鸟儿的光顾,大田樱桃几近绝收,让村民们苦不堪言。刚尝到致富甜头,就遇天灾,怎么办?
一部分村民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一部分村民认为必须建大棚,给樱桃树披上“盔甲”!但是如何建棚、怎么设计、用什么材料、怎样管理、投入多少,等等现实问题,都是两眼一抹黑。
听说山东有人成功搭建樱桃大棚,既防倒春寒又防鸟儿“光顾”,王小帮就和其他2户村民远赴山东去实地考察。考察回来后,他们下定决心解决倒春寒,想确保有收成,那就一定要搭建大棚。
“当时也真是冒险,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王小帮回忆道,“好在有绛县农商银行的支持,才把大棚搭建起来。”
王小帮家里有20亩樱桃树,计划先把一半建成大棚。每亩建棚费用5万元,10亩就是50万元。
这么一大笔钱从哪出?更何况前一年给孩子盖房子,花了10多万元积蓄。
农时不等人,从亲戚朋友借钱也凑不够。王小帮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听说农商银行正大力支持樱桃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种叫“红金贷”的信贷产品,门槛低、利率低,联户担保,简单快捷,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咨询贷款。
第一次同农商银行打交道,十分顺利。找齐了四个担保人后,王小帮首次贷款10万元,顺利启动温室大棚建设工程。有了信用的积累,第二年贷款授信就更方便了,贷款20万元只需两个担保人。
有了农商银行便捷的服务,家里的事再多再繁,王小帮心里也是踏实的:“搭了棚,不怕倒春寒和鸟儿吃食,收入比大田樱桃至少翻一番,我们心就安稳了。”
有了温室大棚,王小帮的心里燃起了把“十年九不收”变成“十年十丰收”的雄心壮志。
短短几年时间,依靠大棚樱桃攒下的收入和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王小帮连续给两个儿子张罗着盖房、买车、结婚,再加上田间投资,总花费100多万元。
“没有农商银行,哪能应付过来!”王小帮深有感触地说,“贷款额度每年增加,贷款利息每年都降,真不错。我家目前的幸福日子,全是农商银行的功劳。”
目前,王小帮两口子把大田樱桃分给了两个儿子管理,自己专心侍弄大棚樱桃,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
搭大棚,抗冻灾,防鸟食,已成了越来越多樱桃种植户的共识。王小帮大儿子今年想建温室大棚,没有从父母这借钱,反而去找了农商银行,首次即获得10万元授信。原本今年就要动工,但最终考虑到钢材价格过高,推迟到了明年。
听到这些消息,为人父母的王小帮又惊又喜,惊的是孩子没和自己商量就要建大棚,喜的是孩子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敢闯敢试,还有农商银行一如既往地支持。
“农商银行服务态度好,多会找都很热情。”这是村民们的普遍印象。
“等明年钢材价格下来了,肯定有大批村民贷款建棚,”王小帮说,“而且都是智能大棚!”
据悉,绛县农商银行已经把全县樱桃种植户的信用贷款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30万元,担保贷款提高到50万元,全力支持樱桃产业做大做强。
想到这些,王小帮嘴角泛起了笑容,眼里仿佛看到全家人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踏上了致富路、幸福路。
扶“智”御险,樱桃树再启“芯改”
史村村民王成的智能大棚,论面积,称得上“绛县第一家”。他家自1996年开始种樱桃,是全县最早的一批。目前家里有七十多亩樱桃树。其中,大田樱桃四十亩,温室大棚樱桃二十亩,智能大棚十五亩。
作为退伍军人,32岁的王成,子承父业,黝黑精干,充满干劲。他在樱桃地旁建了8间简易房,全家都住在地边,日夜照看着樱桃树。
他家的樱桃树刚好位于浍河的河槽地段,地势低洼、刮风较多。每年开春,冷风一吹,樱桃树很容易受冻灾。“开花前冻花芽,开花后冻花蕊。”王成说起来也很无奈。
而冻灾只是樱桃种植面临的灾害之一。过热的气温、连续的阴雨天,对樱桃的开花授粉、坐果成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前几年,王成家里建了一批温室大棚,在大棚里隔一段距离挂一个温度湿度测量仪器,需要人工时刻观察温度、湿度变化,一旦温度不达标就必须随时卷帘放帘,费时费力。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劳力愈发紧张,建设省时省力的智能大棚成为樱桃种植户的共识,为樱桃大棚进行“芯改”势在必行。
智能大棚的最大特点是装配有“大棚自动放风温控仪”。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操作,就能自动把棚顶的塑料布帘卷上或放下,达到通风调温的目的。同时,智能大棚还能实现水肥一体化、全自动滴灌等综合功能。
智能大棚亩均投资在7万元左右,比温室大棚高2万元。王成的父亲咬咬牙,2010年从农商银行贷款30万元,加上家里的积蓄,建起7亩智能大棚。
2020年,王成再次从农商银行贷款46万元,一部分用于新建8亩智能大棚,一部分用于田间管理。
智能大棚只要建起来,收益不成问题。按大棚每亩每年收入四五万元计算,刨去田间管理投资,三四年就能收回成本。
15亩智能大棚,100多万元投资。王成回头一算,自己都吓一跳,“没有农商银行的支持,根本建不起来!”王成感叹的说到。
而建棚费用只是一项,日常管理的人工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樱桃树需要全年管理,一年到头闲不下来。王成家里常年有六七个打工人,采摘旺季达到40余人,每人每天工钱从150元至200元不等,每年仅人工费就达8万多元。
更换老树种、生病树,也是每年的必修课。为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王成家里自己嫁接新品种,培育幼树苗。因经营有方,王成早已成为村里的能人。今年,又获得农商银行70多万元的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比去年再次下降,算下来一年能省近1万元利息。
有了农商银行这个强力后盾,王成开始编织自己的产业链:计划把剩余的普通温室大棚陆续改造成智能大棚,提高生产效益;计划把地头的一个废弃煤场改造成樱桃中转站,集分拣、包装、销售于一体,向网上平台拓展……
据了解,在绛县农商银行的支持下,绛县已有550多个樱桃大棚完成了“芯改”,升级为智能大棚。
助“技”避险,樱桃树创优“基因”
围绕抗冻减灾,在绛县农商银行的鼎力帮助下,绛县的樱桃种植户一方面搭建温室棚、智能棚,另一方面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可谓外套“盔甲”、内改“基因”。
47岁的霍江涛,是绛县第一批种樱桃的人家,有2亩大棚樱桃,4亩大田樱桃。据他介绍,以前的龙冠、红灯等老品种,现在已基本淘汰更换成“美早”品种。
“美早”樱桃个头大、成熟早、色泽红、口味甜、耐贮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大田“美早”一斤卖16元,大棚“美早”一斤能卖到30元,比其他普通品种贵好几倍。
天外有天。霍江涛不满足于“美早”,他把目光投向了新品种“俄罗斯8号”。“俄罗斯8号”开花周期长达10天,比其他品种多3天,属于优良的抗冻型品种。虽然成熟期稍晚一些,但凭借独具特色的奶香味,价格高还不愁卖,经常被高端市场一抢而空。
霍江涛种植“俄罗斯8号”已经三个年头了,目前有四五十棵树,年产量2400斤左右。“全部在网上进行销售,回头客特别多。”霍江涛说,“到地头收购樱桃的客商根本拿不到现货。”
最重要的是,“俄罗斯8号”现在是大田种植,亩收入可达到3万元,基本与温室大棚的樱桃收益持平。
虽然“俄罗斯8号”的潜力日益显现,但大面积推广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由于引进时间短,该品种在大棚里成活率低,目前还没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3年后才挂果,村民不可能舍弃现有品种的收益而大面积换种。再有,到外面购买“俄罗斯8号”树苗,真假不好辨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自己慢慢育苗。
受此限制,“美早”仍是史村的主流品种,村民暂时采取病一棵、换一棵的办法,陆续更换“俄罗斯8号”。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800亩左右。
为了支持村民们更换新品种,农商银行精准施策,支持村民承包周边村的耕地开展育苗。霍江涛就是把主业从种樱桃转向育新苗的代表农户。他育苗已经五六年,长期得到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幼苗长到七八厘米粗了,可直接换种。2021年,他开始培育3亩“俄罗斯8号”,按30多元一棵算,一亩地挣七八万元不成问题。
除了种樱桃、育新苗,霍江涛每年还会带着30多个村民到外地当樱桃技术员。小工一天200元,大工一天300元。
每年6月底到12月底,村民收获完自家樱桃,就成群结队到外面挣技术钱,能把一年的地里投资钱挣回来,樱桃销售收入自然就成了纯收入。
外出当技术员,这已经成了绛县樱桃种植户的普遍现象。目前,全县有1200余人在长治、晋城、临汾、洛阳等周边地市,帮人搭建樱桃大棚、修剪樱桃树。
“只要不下雨,天天有活干!”霍江涛说,“村民们能放心外出,多亏了农商银行常年来对樱桃产业的扶持,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从农民到技术员的转变,反映出20多年来当地樱桃产业不断升级壮大,也反映出农商银行的辛勤付出。目前,绛县樱桃种植户有3150余户,绛县农商银行实现了樱桃种植产业授信“全覆盖”,授信额达2.5亿元。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樱桃产业做大做强’这个主题,持续创新思路,借助优势资源,通过简化流程、利率优惠、阳光办贷等政策,加大对樱桃产业的支持力度,全方位支持樱桃产业‘换装’‘换芯’,以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绛县农商银行行长王芳如是说。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