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乡间路,四个标点号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王会亮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5    

  

  故乡是我心中永远的情愫,我常常会禁不住想起那里的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尤其是那条坎坷曲折的乡间路。尽管,我对那条路的“前世”并没有太多的探究,但它“今生”的改变却是我眼中的风景。有时候,我喜欢用四个标点来标注它的发展轨迹。因为在我的心里,唯有这四个符号,才是这段乡间道路最恒久的印记。

  我的家乡由三个自然庄组成,位于中条山之腹,是一个不足三百人口的山庄窝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从我家门前到出山的村口有五里地,从村口再到乡政府所在的集镇,还有十五里远,所以我所住的自然庄就被人们称为“二十岭”。二十里,究竟有多远?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它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那年月,村民们购买东西,都是步行去赶集的。因为路途远、交通不方便,他们很少带孩子去集镇。村里的同伴们都说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就能买到好看好吃的东西。但要走多远、又要走到哪儿,谁也说不准。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父辈们“一米见宽石头多,坑坑洼洼有坡坡,晴天常有土窝窝,遇雨泥泞难落脚”的讲述中,我渐渐地对这条道路有了认识。

  12岁那年,我读完小学上了初中。中学位于集镇的附近,缘于路途远,我们山里孩子都寄宿在学校,吃的是开水灶。每逢周末,我们都要步行回家过礼拜,次日下午再返回校园。背着下一周自己要生活的馒头和咸菜,一步步度量着二十里路的真实里程时,我感觉这条路就像一个省略号,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后来,家庭条件稍微有了好转,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开始骑车去学校。有一次,途经一段坡路时,我连人带车摔了出去,下颚被蹭的鲜血直流,结果缝了三针,至今还留有疤痕。此后,我对家乡这条道路渐渐地多了几分怨恨。

  1995年,家乡的这条路迎来了第一个春天,首次拓宽铺柏油。谁知道铺油将近一半时,由于中途要经过一个外县的村庄,终因双方达不成共识而停止。仿佛一个顿号,这一停顿,就是好几年。2001年的冬天,我结婚的时候,大雪封山、积雪挡道,婚车受道路影响,行至油路结束处只好停下来。在亲朋好友的一声声埋怨中,我听出了大家对路的怨艾,心里很不是滋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家乡的这条路被当地政府再一次摆上了议事日程,重新整修铺油。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油路铺到我们村口,又一次被搁浅。这时候,这条路就像一个大大的叹号,感叹着并不完美的结局。每一次从县城开车回家,我都要提前给父亲打电话,让他探看一下村间那五里山路的路况,生怕开车到不了自己家。

  今年开春,县委政府进一步推进民生服务战略,实施了村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立即和村委任职的堂哥通了电话,问他村里的那段路是否会有新的希望?堂哥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我:“村委正在筹备此事,乡政府也派来了工作组,这条路就要动工了,原来的路段也将要重新修补。相信有党的好政策,老百姓的幸福大道会越走越宽广……”如今,通过政府出资、群众集资等举措,我们村的主道及其各个巷道已经全部实施了水泥硬化。至此,这段路成了句号,有了一个完美的终结。

  前两天,我驱车回家,突然觉得这条路变短了,那二十里路只用了十多分钟便到了家门口。父亲指着院内一辆老年代步车,高兴地说:“这是前两天新买的。路好了,村民们出行就更方便了……”看着父亲满脸喜悦,我仿佛看见一条幸福之路正在他的心中无限延伸……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