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战贫 万荣作答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马逢春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3    

  3月13日,在一片机器轰鸣声中,万荣县总投资2.32亿元的沿黄扶贫旅游路建设项目正式开工,成为该县决战完胜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场”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面对特殊的形势,万荣县牢固树立“交总账”意识,大力实施“以水为基,产业升级,精准施策,到村到户”的脱贫路径,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促进,书写了决战完胜“两个战场”的“万荣答卷”。

  一步并三步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这段时间,万荣农副产品加工中心负责人谢建鹏格外忙碌,自2月16日该县薛里香菇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后,他每天都要来这里协调解决问题。“这个香菇基地是全县今年的一个重点项目,更是贫困户的‘致富基地’,要想尽一切办法,抓紧时间完工。”谢建鹏说。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面对更加严峻的形势,万荣县坚持早谋划、早动手,力争快马加鞭、快人一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该县分管副县长姚东杰介绍说,在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上,2020年,万荣县规划在脱贫村发展水果新优品种2000亩,新建香菇大棚107个,发展中药材1000亩、花椒1100余亩、干果经济林1000余亩,运营好16座光伏扶贫电站,为更多群众栽下“摇钱树”。目前,全县已完成果园间伐5200余亩,老果园改造4700余亩,并推广3000余亩新品种;2个设施樱桃基地开工建设;90个香菇大棚正在建设;花椒和药材也已经开始种植。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针对疫情影响,该县利用乡村干部、帮扶队员等力量,扎实帮助贫困群众做好春耕生产,对需要协助采购生产资料的345户贫困户,集中统筹统购、分散发放,确保不误农时。此外,还持续在强化利益联结上下功夫,组织华康药业和5家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华康药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制订“果业保险+互助组织”金融支农服务项目2020年实施方案,中煤保险公司正在实施;依托果园大学,开展农业技术网络视频培训,已培训脱贫群众2635人。

  “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战都是今年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面对疫情防控特殊形势,我们必须一步并作三步走,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奋力实现‘双胜利’,交出万荣圆满答卷。”万荣县委书记杜中伟如是说。

  点对点服务

  把困难群众的忧心事解决好

  这段时间,万荣县皇甫乡新庄村贫困户王永昌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受疫情影响,滞销在地的2000多公斤白菜在县人大机关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成功售出。驻村第一书记张鹏飞说,疫情发生以来,驻村帮扶队了解到贫困户农产品滞销情况后,主动联系到了黄腾化工、桑穆斯建材化工等5家本地购菜企业,采取以购代销的方式,共组织消费扶贫50多人次,为贫困户销售白菜6万多公斤、大葱4万多公斤,帮农户实现收入7万多元。目前,该县仍持续在畅通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对摸排出的423户滞销农产品贫困户,积极推动“点对点”产销对接,帮助贫困群众增加销售收入。

  面对疫情影响,今年,贫困群众的就业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2月23日,一辆载有18名农村青年的免费大巴开赴南京。26岁小伙王家荣说:“车上3个座位坐1个人,还免费发放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食饮品,企业一个月6000元工资。要不是县里这么给力,真不知道今年的生活该怎么过。”

  针对摸排出的有务工意愿和就业服务需求的8331人,万荣开通绿色通道,在保障外出务工群众安全健康的情况下,专门租用大巴车送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目前,已有3433人外出务工。

  该县人社局负责人丁文斌介绍,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不同,务工需求也不同,需要定制“菜单”开展点对点服务。在技能培训上,该县采取线上培训、线下培训、顶岗实训3个平台。就业岗位定制上,分为智力型、苦干型、灵巧型三类。在推介用工上,则实行县内企业用工优先介绍、扶贫车间用工优先支持、省外输出就业优先接送、政府工程用工优先上岗。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劳务输出3935人,复工6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91人。开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350个,已安置上岗226人。“点对点”返厂返岗391人。

  “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更要体现出帮扶的精准性。就是要根据贫困户的需求来想事、谋事、干事,拿出一些‘硬核’措施,一户一策、一人一法,把困难群众的忧心事一件一件解决好。”该县县长李永辉说。

  全方位发力

  把全面小康的步子迈大些

  跟随着复产复市的脚步,位于万荣县城恒泰花园小区西北角的振兴铜火锅又红火了起来。饭店老板贺仁杰看着手机上的外卖订单,在厨房不停地忙碌着。这名西村乡岭西岭南村的贫困户搬迁到县城移民小区后,在政府的引导下苦学铜火锅手艺,成功实现二次创业。

  去年以来,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中,万荣把工作重心从解决“如何搬”“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力争稳得住、能致富。该县扶贫办负责人贾天顺介绍,主要突出一个“老”字,一个“新”字。在岭西、岭南、柳林岭3个集中搬迁老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药材、花椒、双季槐等特色产业4300余亩。在新的移民安置点,依托社区和企业,发展就业扶贫车间,通过县城环卫队和移民小区物业等广泛吸纳搬迁户就近务工,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多措并举帮助1501名群众实现就业。

  打赢脱贫攻坚战更须注重高质量。在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生产环境上,万荣一方面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对全县57个贫困村分类施策,通过竞争性打造、成片区打造、一体化打造,分类建设幸福美丽村、特色产业村、生态宜居村和特色文化村,实现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齐步改善、同步推进。另一方面,围绕疫情防控和脱贫摘帽要求,细化了五方面15项任务,落实“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措施,扎实开展了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让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作为文化大县,今年,该县还开发出了数字图书馆,编排出了快板书、三句半等形式多样的文化节目,通过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使疫情期间,文化服务也“不打烊”,扶贫扶智更扶志,让“新万荣精神”在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中进一步得到弘扬。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该县还坚持狠抓返贫防贫预警监测工作,对边缘户、脱贫监测户、特殊困难户给予持续关注,建立了监测预警数据库和监测户管理台账,精准掌握生产生活情况,制定精准实际、操作性强的帮扶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实现稳定脱贫,交出一份合格“总账”。

  战疫战贫,万荣作答。杜中伟坚定地说:“要继续强化‘抓头等大事’的思想认识,拿出‘抓头等大事’的实际行动,营造‘抓头等大事’的浓厚氛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奋力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完胜,坚决确保万荣与全市同步迈进全面小康。”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