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张志刚)在夏县县城各条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熟悉的面孔一手推个车子一手拄着拐杖的中年人,或领着一群环卫工人打扫路面、清运垃圾,或在沿街捡拾纸袋、塑料袋。

他就是夏县城建局环卫股清洁队姜保国。 今年63岁的姜保国是夏县瑶峰镇、南关村人,幼年时不幸身患骨髓炎等病,胳膊、腿上打了38个孔,被定为一等残疾人。1992年,缘于一个偶然机会,他被夏县城建局招聘为环卫工人,后来又担任了清洁队队长。从此,他以“脏了我一人,换来万人洁”的奉献精神,托着病残的腿,没明没黑地忙碌在县城的4条大街和18条小巷里,打扫路面、粉刷树木、拔草浇花、清运垃圾、铲除“牛皮癣”……为夏县这个小县城细细梳妆、巧理容颜。

二十几年来,或许是因为职业习惯,姜保国走到哪里,见了纸袋、塑料袋就停下来,捡起放在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2004年腊月,时近年关,夏县一连下了几天大雪,县城主要街道上积雪成堆。那几天,姜保国带领60多名环卫清洁队员,没黑没明地清积雪、铲冰块。他一手握着锹,一手拄着拐,带头苦干。经过一连十多天的忙碌,终于清理了冰雪,为广大群众欢度春节开辟了安全通道。

2007年7月29日,夏县突降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不到两小时,四面八方的洪水就汇流到了县城十字街头,足有一尺多深。县委门前下水道通不通?十字街头的下水口畅不畅?姜保国在家坐卧不安,冒雨骑车赶到离家300多米远的十字街头,只见靠近交通岗楼附近的一个下水口被塑料袋、柴草等物堵塞,排水困难。姜保国二话没说,扔下自行车,拄着拐杖,径直趟到一尺多深的洪水中,一手抓住铁盖板,猛力往起提。不料,因用力过猛,他一下子仰面倒在水中。多亏周围几个青年人见状急忙将他救出,不然,姜保国将被卷进下水口的洪水中……2005年10月的一个傍晚,姜保国下班快到家门口时,因劳累过度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造成右胳膊骨折。动手术那天,清洁工友们主动排成二行,目送姜保国进了手术室。大伙放心不下,一直在手术室门外等了两个多小时,姜保国出来见了大伙,不由眼泪夺眶而出。他与环卫工们有着深深的感情。平时,谁家里有事他都要拄着拐杖去料理,哪位清洁工友生病了,他都要登门看望。
就在今年杨社村一位80高龄的老人,因病倒在路边,来往的人很多,都在看,没人上去管,这时姜保国刚好路过此地,看到老人停下车子,拄着拐杖把老人扶起,送往医院通知到他的家人。像这样的事列每年都有很多。2019年的正月初五这天,他在工作中捡到一个钱包,通过公安民警找到失主,原来是一位外地朋友的钱包,失主很是感激。还亲自给姜保国同志送了一面锦旗。
付出总有回报。姜保国身残志不残,20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乐为小城细梳妆,受到了夏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而他本人,也连年被县上授予城市环卫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的奉献精神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