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下堡镇抓支部兴产业促乡村发展纪实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陈国亮 郭绍斌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23    

  近年来,孝义市下堡镇党委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立足党建引领、突出强村富民、聚焦一村一品、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实施多彩田园产业示范工程,构绘出了七“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

  红色(花椒)

  党支部+技术护航

  针对农民虽有创业意向但缺乏相应技术的情况,下堡镇镇村两级党组织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灵活互动促进本地产业与外地人才资源的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魏家沟、东田庄、西昔堡、观岭等四村按照跨村联建的模式,建立产业党支部,依托土地合作社发展千亩“大红袍”花椒特色种植基地,由于管护技术跟不上,出现花椒树死苗的情况。为此,镇村两级党组织积极联系陕西韩城的管护专家,利用视频连线进行现场培训交流,帮助制定科学管护的具体措施,推动大红袍生产标准化发展。

  绿色(核桃)

  党支部+网格管理

  富硒核桃是下堡镇兴村富民的第一产业,但由于过去以村为域各自为战,导致核桃产业失衡。该镇党委创新组织工作理念,以增强组织力为重点,2019年成立角盘垣八村富硒核桃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围绕核桃种植、管护、加工、销售、信贷等五个环节,建立五位一体运行模式;以党员干部为龙头,实施“十户联组、诚信连体”的网格化管理,有力地推进了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做深、做细。

  黄色(玉露香梨)

  党支部+产业聚拢

  该镇兴庞村由前庞沟村、后庞沟村合并而来。并村后,新村党支部借鉴前庞沟村种植林果业的经验,在对核桃树高接换优的同时,规模化建设一座高品质梨山,打造玉露香梨特色产业。支村两委将所有机耕路全部拓宽,实施土地整理,按照种养加链条发展模式,实现品种优化、产业做优。

  紫色(中药材)

  产业党支部+托管服务

  该镇上坞头村党支部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方式流转农民土地730亩,积极与康棠中药材公司合作,以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种植,因势利导成立了中药材联合党支部,探索“林果药一体化”绿色发展之路。联合党支部依托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为农民种植户提供“保姆式”生产服务,农户从种到收享受专业服务,特困户还可获得免费管护服务,确保群众在中药材种植上增加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土地资源效应。

  蓝色(狐狸)

  党支部+一对一帮扶

  该镇党委利用产业脱贫政策,大力扶持特种养殖,对特种养殖的群众突破以往项目实施中的条条框框,在细化服务方面下足功夫。角盘村党支部依托“义顺发”特种养殖基地,将蓝狐养殖、貂养殖发展成为困难群众的致富产业,发动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先后解决了15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确保他们年人均收入5万元。

  黑色(生猪)

  党支部+定点养殖+规模养殖

  该镇官窑村“两委”与黑色生猪养殖大户签订框架养殖协议,建立养殖订单,村党支部组织困难群众定点养殖,由大户提供猪仔并配送饲料;生猪出栏时由大户按照约定价格收购,困难群众赚取养殖差价,既解决了养殖户养殖投入的风险,又保证了大户养殖生猪价格的可控。该村党支部抓大带小,细化实化养殖用地,加快了规模养殖场建设,建成了万头黑色生猪养殖基地。

  白色(蛋鸡)

  党支部+基地+电商

  该镇胡家窑村是蛋鸡养殖集中区,村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创办养殖项目,推广“公司+农户”建立利益联动机制,目前共有12万只蛋鸡,日产鸡蛋4500公斤,形成了辐射周边最大的养殖基地。为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程度,去年以来,该村党支部灵活采取“支部+基地”“支部+电商”等形式成立非建制性党组织,积极探索电商直播销售渠道,周边群众均用手机下单订购,开辟了新的销售网络,有效提高了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陈瑞琴)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