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季早熟苹果已经开始上市,今年苹果产量如何,市场行情走势将会怎样?近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在利用国家苹果大数据公共平台模型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组织多家单位的专家,就今年苹果产量及新冠肺炎疫情对水果市场的影响情况进行会商,并发布监测预警分析。
天气因素导致整体产量略减
对苹果产量起决定性影响的天气因素主要包括露红期至坐果前期的冻害和冰雹灾害,以及坐果后期至膨大期的降水量和干旱灾害。为此,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利用2000年-2018年苹果主产县产量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苹果产量预测模型系统。
分地区看,由于气象条件差异较大,各主产省苹果产量变化趋势不一。陕西省发生多次花期低温,特别是4月23日的降温过程,对处于幼果期的北部产区苹果产量影响较大,预计延安市减产幅度达到20%-30%,初步预计全省苹果产量910万吨,比上年减产约15%。山东省大部分产区花期气象条件较好,但4月份烟台市蓬莱等地遭受多次冰雹袭击,对苹果质量影响较大,对产量影响较小,初步预计全省产量900万吨左右,基本与上年持平。甘肃省南部产区尤其是庆阳一带受低温冻害影响较大,预计减产幅度达30%-40%,预计全省产量250万吨左右,比上年减产20%。河南省大部分产区花期气象条件较好,受低温冻害影响不明显,初步预计全省产量约39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山西省部分主产县低温冻害较为严重,初步预计全省苹果产量360万吨,比上年减产10%。
新冠肺炎影响消费需求
今年上半年,水果消费持续低迷,价格明显下行。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对物流的影响,正常的水果销售节奏被打乱,时令水果推迟采摘,柑橘类、热带水果以及华北地区温室大棚草莓销售数量和价格均大幅下降。3-6月,受水果消费需求疲软的影响,水果交易量减少,价格明显下行。
虽然今年全国苹果将小幅减产,梨受冻害影响也呈减产预期,但受疫情对物流和消费的影响,山东、陕西等产地苹果去库存压力较大。据此,专家分析新季水果上市价格可能较低,预计10月份苹果、梨、柑橘等大宗水果大量上市期间,价格有可能降至近年低点,甚至出现滞销现象。为此,建议水果主产区在强化产量预测、上市时间、销售区域等市场预警机制的同时,加强产销信息发布,加强后期果园管理,保产量提质量,加快构建多种产销衔接渠道,大力发展新型电子商务,促进苹果等大宗水果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