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反映,受疫情影响,加之局部地区出现减产,部分农户惜售心理较强,纷纷捂粮不卖;下游收购心态积极,部分地区出现抢粮现象,导致新小麦价格不断攀升,市场购销双方博弈程度较往年明显提高。目前,南方麦区新小麦主流价格基本运行于最低收购价水平,而北方麦区大多已高于托市价。新麦市场价部分预支后市涨幅,预计7月份麦价将步入阶段调整并趋稳。
购销降温新麦波动幅度收窄
进入7月以来,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在经历近1个月上涨后,近期市场已出现降温苗头。尤其随着小麦上市量增加,个别厂家开始小幅试探性下调报价。新麦价格由之前的持续单边上行到近期的有涨有跌,市场行情逐渐趋稳迹象开始显现。近期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趋稳,山东菏泽“济南17”收购价248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420元/吨,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430元/吨,均与6月下旬持平。
据市场反映,近期主产区新小麦市场购销开始趋于理性。由于担心后市风险,一些贸易商继续追涨的情绪已经不高,小麦出货较前期有所增加。而制粉企业由于当前面粉需求不好,开机率较低,因此也暂缓收购,继续提价意愿不高。各地新小麦价格大多止涨趋稳,山东、河北高点价位小麦略有回调。
另据了解,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玉米、小麦价差逐渐缩小,近期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已经开始收购新麦。山东菏泽饲料企业国标二等新麦收购价2320元/吨,玉米收购价2270元/吨;潍坊地区饲料企业仅收购江苏连云港和青岛的雨后麦,容重730g/L,收购价2240元/吨,而当地玉米收购价已涨至2300元/吨。另有消息称,河南也有一些饲料企业开始使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
新麦收购进度较往年偏慢
受疫情影响,加之局部地区减产,部分农户惜售、自存自用思想较重,而市场收购积极性却较高,购销市场的对峙导致新小麦收购价格不断攀升。市场反映,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农户由于看涨后市,目前一半新粮仍存放在家中,今年的售粮习惯与往年积极卖地头粮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市场人士称,夏收以来的小麦市场收购价格较高,收购进程缓慢。
截至6月3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2389.2万吨,同比减少219.9万吨。市场反映,由于河南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仍未启动,有很多种粮大户准备等待托市启动后再卖粮。据了解,目前河南多地市第一批委托收储库点资质大多完成审核,考虑到当前市场价格,托市预案启动时间或将推迟。由于河北、山东价格仍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预计启动托市预案的概率暂时仍然不高。截至6月底,河北小麦市场价格为2240-2380元/吨,平均价格为2340元/吨;山东市场价格2240-2500元/吨,平均价2350元/吨。
小麦市场余粮大头仍在流通环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34亿吨,按常年商品率70%左右推算,今年小麦商品量约为9380万吨。而截至6月2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量仅占当年预计产量的14.73%,占当年预计商品量的21.04%,市场余粮大头仍在流通环节,后市压力仍不可忽视。据了解,由于今年农户惜售心理比较强烈,售粮高峰基本没有出现,当前华北部分地区农户余粮还有六成左右。提醒广大贸易商,在新麦购销中机会与风险并存,攀高有风险,囤粮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