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实际、着眼“三农”长远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旨在发挥太谷、农大、农科院多方优势,引领推进全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山西农谷紧扣省委书记楼阳生对农高区发展的产业定位:“立足‘特’和‘优’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好农谷,办好农大,把农业科研搞上去”。按照“三年成势、五年成型”总目标,高举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 “两面旗帜”,聚焦“十个突破”,示范全省“十大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全国健康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科技产业孵化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打造成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为推动北方旱作区农业提质增效探索示范。
在全县域建设山西农谷“一城三园五区”基础上,选取县城西南科技、产业集聚区域,规划106.49平方公里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其中核心区6.59平方公里,主要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服务功能。示范区99.9平方公里,主要承担科技创新、生产加工、产品交易、示范推广等功能,布局科技创新城、特色农产品交易园、北方林果科技园和南山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四大板块。
山西农谷发展目标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三年成势”。2020年底,实现“农谷成势、农高区起步开局”。基础设施基本完备,“谷城院”融合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集群不断扩张,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四高地一先行区”建设初见成效。
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8个,引进15名院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100项以上。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逐步形成创新驱动之势、龙头带动之势、品牌引领之势、活力迸发之势、要素集聚之势。
第二阶段,实现“五年成型”,2022年底,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建设初步完成,“谷城院”实现深度融合,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引领北方地区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基本形成。产业年产值达到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0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项以上,集聚创新创业团队300个以上,实现创新科技引领成型、产业集聚融合成型、人才智库集聚成型、开放共享合作成型、农村改革振兴成型。
目前 “一城三园五区”夯基立柱,“三年成势”目标基本完成,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级农高区,“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搭建 “十大科创平台”,建设“五大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8个国字号项目落户农谷;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山西农谷农民培训中心、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园等一批标杆项目建成达效;巨鑫种苗、保森肉羊、番茄小镇等一批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华为大数据中心、农信互联猪联网、喜蓉智能工厂等一批数字平台投入运营。百名院士专家、高端人才投身农谷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2家,转化新品种、新技术208项。入选全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连续三届成功举办,省农博会会址永久落户。“谷城院”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晋中国家农高区 (山西农谷)成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