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摊贩到大老板 他是怎么做到的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鸿堂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4-01    

  在紧邻义乌市的浙江省浦江县,有一个叫朱跃兴的人,创业30多年,他从当初一个走街串巷的小摊贩,发展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水果大佬。

  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还只能是个小摊贩,而有的人就能逆袭成功华丽转身?我们看看朱跃兴到底做对了什么?

  从零售到批发:他从“小浦江”变成“朱老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8岁丧母,家中兄妹5个,身为长子的朱跃兴初中毕业就开始赚钱养家。起初,他只能做小摊贩。把水果从农村老家挑到浦江县城卖。十几岁的他只有七八十斤重,却经常要挑起百十斤重的货走山路,为生计奔波。但不同的是,朱跃兴人小胆大。

  1988年,朱跃兴23岁。他在市场上听说广西的西瓜比浙江成熟得早。他立即借了两万多元,到广西批发了7万多斤西瓜。2角钱一斤进的西瓜,拉到浙江金华就卖到了一元钱一斤。这笔生意让朱跃兴赚了5万多元。

  从那以后,到东北拉南果梨,到广东拉龙眼……哪儿的水果好,去哪儿拉有钱赚,朱跃兴门儿清。他也开始不满足于浦江县城,到金华市卖起了水果。

  能吃苦,行情看得准,胆子还大。慢慢地,朱跃兴在金华的水果圈有了名气,同行都对他刮目相看,大家叫他“小浦江”。

  2000年,“小浦江”的水果批发生意又从金华市杀进了省会杭州。这时,朱跃兴又盯上了进口水果这块蛋糕。

  以智利车厘子为例,朱跃兴是国内进口比较早,而且量也比较大的批发商。朱跃兴的水果销售网络也不断扩大,进口水果、出口水果,在国内更是以华东为圆心辐射全国多个大中城市。慢慢地,水果圈的同行都叫他“朱老大”。

  ·在水果蔬菜行业,有一句老话叫“零售是菜鸟入局的门路,批发才是大佬致富的出路。”从摆摊零售到大量批发,这是关键一步。

  ·寻找市场上的稀缺产品。上个世纪,果品流通少,朱跃兴就跑全国,寻找差异化产品回浙江卖。而到了21世纪,朱跃兴更是先人一步,涉足了进口水果领域。

  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

  2013年,朱跃兴要转型:从水果批发转为水果种植。对此,朱跃兴有两个方面的判断:

  一是互联网日益崛起,销售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批发势必会被慢慢分流。朱跃兴意识到只有源头是自己的才更有话语权。

  二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政策好。如果国家重视,未来一定很有前途。

  基于这两方面的判断,朱跃兴非常果断地转型水果种植。朱跃兴最后选择了火龙果,同样有几个基本判断:

  火龙果在国内销量逐年增加。而国内的火龙果还是以越南进口为主,2013年前后,国内自花授粉的红心火龙果品种出现,火龙果消费市场也逐渐成熟,中国的火龙果种植才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仔细研究了下火龙果的种植特点后,朱跃兴发现相对于其他水果品种,火龙果投资大,但是见效快。

  为了找到合适的种植地点,朱跃兴花了一年时间,到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考察。最后,他选择了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因为那里是干热河谷气候,热量充足,而且昼夜温差大,产的水果糖分高。同时比其他南方地区来说,这里又相对干燥,病虫害比较少。

  2014年,朱跃兴从浙江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保山市,与6个合伙人共同出资3000多万元流转下2200亩地,建起了一个火龙果种植园。

  ·创业是个需要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不进则退。瞄准时机大胆做出转型,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在不愁销的前提下,向产品上游产业链延伸,在行业里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

  ·做农业有六个条件:地域、品种、技术、管理、资金支撑、销售市场。都搞明白了,成功的胜算更大。

  即使损失1000多万,也要当机立断:长远利益大于眼前利益

  2017年,朱跃兴基地的火龙果基本都结果了,而且多数已经进入了第三年的丰产期。但朱跃兴却砍掉了500亩即将进入丰产期的火龙果。留着,立竿见影见效益,至少能收入四五百万。可这一砍,损失了1000多万。

  做农业周期长,谁都难,朱跃兴也不例外。但再艰难,朱跃兴也要往上冲。

  2014年开始种火龙果的时候,朱跃兴种了两个品种:新上市的台湾红心火龙果品种,还有500亩越南火龙果品种。当初之所以种两种,朱跃兴是为了给自己留个后手。

  越南火龙果品种在国内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消费者认可度高。而台湾的红心火龙果品种虽然好,但是刚进入市场,心里没底。安全起见,朱跃兴种了两个品种。但种着种着,问题来了:越南品种没有台湾品种甜度高,而且不耐保存运输。台湾品种卖得越来越好。此时,越南品种就像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朱跃兴想来想去,当机立断砍掉了500亩越南品种。不心疼是假,但在他看来越晚改,损失越大。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关键时刻能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精准的判断。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常会发生冲突,“有舍才有得”,话谁都会说,真到做的时候,又有几人真的舍得呢?

  把握住价格差:赚钱的关键时期

  水果的价格,每个季节都不一样。总的来说,无非是物以稀为贵。

  通常来说,火龙果大量上市的时间是夏秋两季,到了冬春季节,火龙果就很少了。同时,冬春季节的火龙果价格要比夏秋两季高很多,有时甚至要高出一倍。

  朱跃兴找到火龙果行业专家寻求办法,得知用补光的办法能增加产果批次。所以,朱跃兴陆续投资1000多万元,给自己的火龙果基地装上了照明灯。这样一来,朱跃兴在冬春两季也能大批收获火龙果,全年能有12个批次的火龙果上市。

  夏季时,火龙果平均售价每斤9元左右,到了冬天,朱跃兴的火龙果最贵时能卖到每斤20元。

  除了火龙果,朱跃兴还在保山市昌宁县发展了1000多亩沃柑种植。因为他发现国内柑橘集中上市的时间是每年10月以后,到次年3月,市场上的柑橘量就比较少了。而朱跃兴种植的就是每年三四月份上市的柑橘品种。

  朱跃兴还种植了200多亩燕窝果。燕窝果原产于南美洲,在国内种植量非常少,种植成功的更少。最贵的一个就能卖100多元。

  此外,朱跃兴发现云南当地优质的水果苗木基地不多,所以他还发展了60多亩的苗木种植基地。

  火龙果、燕窝果、柑橘、苗木,再加上水果销售体系,朱跃兴的产业布局逐渐加大。他也从曾经的一个小摊贩完成了水果大佬的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陈瑞琴)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