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沟蔬菜走俏大市场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张秀峰 武青山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8    


 

  本网讯(吴运竑 通讯员 张秀峰 武青山)盛夏六月,中条山腹地的山西省夏县泗交镇东交口村空气凉爽。每天清晨,村中央文化广场上显得异常火热喧闹,只见村民们把刚采摘的新鲜辣椒、豆角、西红柿,经过精心挑选,打包、过秤,装上来自运城、三门峡、陕西等地的蔬菜快运车辆奔向了四面八方。“像这样的火爆场面一直延伸到九、十月份,旺季时每天营销3、4万斤,成效额达4、5万元,无公害蔬菜成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是夏县二中扶贫工作队给我们带来的新气象。”东交口村村委主任马保军高兴的合不拢嘴。

  地处中条山腹地的东交口村,距离夏县县城50多公里,行政村下辖西交口、桑凹、下太坪、卫家池等7个自然村,121户426人,耕地600余亩,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61人。

  2015年,夏县二中驻东交口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江龙和工作队员周淑运、杨继红刚进村那会,村民们还定格在“收了麦了种玉米,收了玉米种麦子”的传统农业模式里。青中年人大多外出打工,作务庄稼全靠留守老人拨弄,一年两茬薄收成。年轻人虽有致富梦想,但苦于无产业、无技术、不会干。面对这种状况,张江龙和他的队员们在调研中发现,东交口下辖的7个自然村均呈东西走向,沿沟岔夹山分布,沟间溪水流淌,山峰走势集中,从而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性小气候。旱时不旱,四季湿润,加之耕地集中连片,大多处于沟地阳坡,土地依林茂密,不仅阳光照射时间长,又避免太阳炙烤,非常适合发展与山下错茬的无公害蔬菜种植。

  为了做给农民看,帮扶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先做试点种植。2015年,全村只种植80亩辣椒和豆角,亩均收入达4000多元,豆角每亩3000多元,比同期种植玉米亩收入高出2000多元,村民种植蔬菜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短短几年间,全村蔬菜面积发展到350多亩,工作队请来省、市、县专家教授举办了30多期辣椒、豆角、西红柿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班,提高了现代农民的科技素质。到去年,山沟沟里辣椒亩效益达5000元,长豆角亩效益超过了8000元,全村人均收入8769元,比2015年的人均收入4825元净增3944元,贫困户46户161人全部脱贫摘帽,还有53户210人易地移民搬迁到山下“新天地”小区,开启了新的生活。

  为了延伸链条服务,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江龙和工作队员周淑运、张继红他们主动与夏县绿野蔬菜配送中心、钟鼓楼超市、运城隆兴酒店联系,还通过微信圈等方式,累计为农民销售蔬菜200多万斤。又联系县交通局争取专项资金200万元,实施了西沟至曹家庄段8.6公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为河南、陕西等蔬菜快运车辆和村民安全出行提供了方便。去年,村里又成立了绿之青蔬菜专业合作社,吸引了冯鹏、周桃亮等长期在外打工青年返乡创业。山沟沟里的绿色环保蔬菜正源源不断的运出中条山,走俏大市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