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新疆西域牧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兵团重点项目“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示范基地现场看到,成千上万吨的猪粪经过粪污处理中心处理后,生成沼气,沼气通过地埋式沼气工厂输出后用于民用生火做饭和照明用电。目前,该项目已完成90%,即将投入生产运营。
新疆西域牧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盛林介绍,公司采用“点粪成金”的技术,成功实现国内高寒地区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社会化、效益化”处理。
位于石河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疆西域牧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社会化、效益化”处理的科技型企业。为攻克高寒地区畜禽粪污“四化”处理技术难题,公司组建了科技创新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及服务。团队依托石河子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倾力打造中国畜禽粪污处理创新领先技术。团队通过十余年的攻关,攻破了难题,取得了效益。创新团队累计申请专利40余项,授权25项,创造产值累计达到3000余万元。
2013年,新疆西域牧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在144团建立科技研发基地,基地占地面积260亩,融集了种植、养殖、科技研发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目前,公司基地采用的是猪—沼—菜(果)的模式,建有猪舍5栋,可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建有大型沼气池,可年产沼气3万立方米;建有蔬菜大棚两栋,种有各种果树千棵;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车间一栋。猪场产生的粪污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液体部分用于蔬菜种植,鱼塘养鱼,浇灌苜蓿地、林地、果园;固体部分经发酵后,生产有机肥,用于整个科研基地作物使用。沼气可供整个基地生活用能,多余的沼液经有机肥生产车间深加工后,做成叶面肥和水溶肥,可满足附近连队种植棉花及瓜果需要,该公司采用创新技术一举实现了生态农业的高值高效。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陈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