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春季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议在茂名市举办。在会场不远处,茂南区金塘镇田园综合体的田间地头,春耕场面热火朝天。这里忙碌的主角,是由无人驾驶拖拉机、插秧机、无人飞机、智能预警管护系统等各种各样的先进农业机械和设备组成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团队。“无人飞机直播的速度快、范围大、效率高,100亩农田不到1个小时就基本完成种子撒播。”开平市永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陈小云说。
茂南区新建设完毕的高标准农田里,两台拖拉机整齐排列,驾驶座上空无一人,随着一声令下,拖拉机马达随即发出轰鸣声,后置的钢铁田耙飞速转动。地块耙松后,就轮到水田激光平地机大展身手,“水田激光平地机通过接收高精密度信号,调节机器的平地铲高程,使土地平整后的田面高程始终控制在固定的范围内,高差不会超过2厘米。”陈小云介绍。
到了插秧环节,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装载上事先育好的秧苗,沿着仪表上设置好的路线,缓速前进,机械手臂将秧苗稳稳地植入泥土里,另一台无人驾驶水稻抛秧机则通过后置喷射器,将秧苗弹射出去,秧苗排列间隔均匀,抛撒位置合理。
“这些无人驾驶机械操作简单,只需要在仪器上设定好几个坐标点,启动后,无人机械就会沿着这些设定好的路线行走和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告诉记者,“可以说,会用智能手机就能操作这些无人驾驶农业机械。”
除了耕种,农田管护同样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为了及时预警、科学指导虫害防控工作,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了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在金塘镇开发和安装了一套“虫害智能识别系统”。
“农场安装了内置有摄像机的昆虫诱引器,夜晚利用灯光将昆虫引过来,拍照后实时上传系统,通过精密的算法,马上就能分辨出昆虫的种属和名称,识别准确率超过99%。”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晓君说。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陈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