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亮)“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霜降时节的阳曲县东黄水乡,百亩小米田满是丰收的热闹——农户弯腰采收,金黄小米装满仓,欢声笑语里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底气。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离不开阳曲“谷乡”的产业根基,更离不开阳曲农商行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让曾经的小米“小作物”,蜕变成乡村振兴的“金疙瘩”。
守好“谷乡”根基:阳曲小米的“好底子”,盼来金融“及时雨”
阳曲,素有“三晋首邑”之称,东、西、北三面环山的独特地貌,820—2000米的海拔落差,孕育了适宜谷子生长的天然环境;从夏商时期便种植谷物的历史,让“阳曲小米”的香气成了老太原人抹不去的乡土记忆。如今,这份“天赋”更成了产业优势——2009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拿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5万亩地标种植面积、3万亩绿色基地,全膜双垄沟播等有机旱作技术广泛应用,阳曲小米早已凭“绿色”“优质”站稳脚跟。
但产业要从“小”变“大”,从“种得好”到“卖得好、赚得多”,离不开资金支撑。零散种植户缺启动资金,合作社扩规模缺加工投入,阳曲农商行敏锐捕捉到需求,以“地方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行”的担当,成为小米产业升级的“金融引擎”。
精准滴灌:从“解急难”到“全链条”,农商行把服务
送到田间
“小米还没下种,订单就排到秋收,这品牌能做起来,全靠农商行帮衬!”东黄水乡小米合作社带头人裴大叔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几年前,裴大叔想流转土地、注册品牌走专业化种植路,可人工、化肥的开支快压断资金链。阳曲农商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跟着他跑遍田间摸清情况,没几天就送来15万元授信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随着合作社发展,裴大叔又琢磨“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模式,农商行再次“跟上脚步”——根据产业链扩能需求逐步提高贷款额度,从种植到加工车间建设,全程提供资金支持。如今,合作社的小米不愁卖,加工出的米饼、副食。
不止服务裴大叔一家,阳曲农商行针对东黄水乡小米产业,专门配套专项资金、推出专属信贷服务。零散种植户能贷启动资金,规模化合作社能贷加工投入,从田间种植到加工销售,全方位注入金融动力。截至目前,仅东黄水乡就有27户小米种植农户获286万元授信,让“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让“种小米”变成“做产业”。
硕果满枝:金融赋能见实效,乡村振兴有底气
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让阳曲小米产业结出“增收果”。全县小米种植稳定在8万亩,6家农业企业、80个合作社、150个种粮大户抱团发展;1.6万农户因小米产业户均增收 1874 元,其中219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890元,直接增收效益超6000万元。曾经的零散地块变成连片良田,曾经
的“小作物”变成带动三产融合的“大产业”,村民收入涨了,乡村的精气神儿也更足了。
东黄水乡的小米故事,只是阳曲农商行赋能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未来,该行将继续坚守“回归本源、支持三农”定位,把更多金融资源向田间地头、乡村车间倾斜,用精准信贷为农业增效“添力”、为农村发展“赋能”、为农民增收“搭梯”,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乡村振兴路,让“山西小米好,阳曲小米香”的招牌越擦越亮!
会员投稿
手机版
| 基层连线频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840号│法律顾问:韶风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