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园村位于龙溪镇西北方,地形属于丘陵地带,下辖九个自然村,十个村小组。现有户籍396户,户籍人口1550人。土地总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3亩,人均耕地1.18亩,山林面积7649亩,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少量的甘蔗、红薯与板栗等。驻村工作队坚持打好乡村振兴“三张牌”,不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乡村振兴落地生根。

打好乡村振兴“党建牌”,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陈园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对“红军标语墙”进行修缮和保护,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持续开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通过建立“党小组+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三支队伍、强化“党建+基层治理”模式,利用村级党员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农村移风易俗红黑榜等平台,开展清廉村居建设,着力化解农村公共管理事务难、群众活动开展难等问题。

打好乡村振兴“产业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没有产业的发展和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寻求多种途径发展壮大本村集体产业,现已敲定发展瓜蒌子种植、红虫养殖、早稻蛙养殖等产业。“瓜蒌子”产业通过党委引导、同馨源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领办、村集体参与的模式,建立瓜蒌子种植基地。鼓励有就业意向的村民自愿参与基地种植和管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统筹村民参与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打好乡村振兴“绿色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陈园。为助推“美丽陈园”乡村环境建设,创造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卫生和环保意识,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通过红色党建引领乡村“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治,对全村主干道有色垃圾、卫生死角以及房屋前后等地方进行逐一清理。通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整治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始终秉持“枝叶关情,群众事,无小事”的理念,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更富裕、乡村更靓丽。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