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心无旁骛谋发展,比学赶超创一流’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统筹推进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治理、生态宜居,绘就了一幅景美人和、安居乐业的如诗画卷。”日前,东兰县大同乡党委书记黄敏说道。
抓党建强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该乡以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为契机,结合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扎实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2021年7月,大同乡党委获评为河池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弄彦村党支部、天然村党支部、信河村党支部分别获评三星级党组织、四星级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同时,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针对6个“两新”组织党组织、1个超大支部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推动整顿转化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党建旺产业,奏响村强民富“主旋律”。该乡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互融互促。大力推广“村企社合一”股份经济合作模式,推动7个行政村党(总)支部领办种养产业合作社28家;投资6000万元,做大做强淡水养殖产业,积极引进广西鑫坚投资集团、广西凤巴东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打造大同乡渔旅综合体。2022年,信河万亩油茶基地成功通过自治区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验收。截至目前,该乡共发展淡水养殖6000余亩,种植芒果4200亩、花椒3000亩、油茶2万亩,预计年产值达3500万元以上,“一村一品”名片逐渐打响,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断提升。
抓党建育人才,培养增收致富“领头雁”。近年来,该乡大力营造“重才引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将15名年轻干部纳入“25-30-35”人才梯队信息库,通过“五方面人员”政策将2名村党支部书记推荐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队伍,有效充实了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同时,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现场培训会等,开展党建业务培训3次、农业技术“线上+线下”培训10多次,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开展“农事圩办、农事船办、农事节办、农事地办”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库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互学互鉴”交流活动,并在信河村承办东兰县2022年驻村工作队产业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进一步拓宽了驻村帮扶思路、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抓党建促提升,谱写基层治理“新篇章”。针对全乡5个库区村、72个库区自然屯的实际,该乡从产业道路硬化、人畜饮水、亮化工程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扎实开展接访下访活动,有效掌握移民信访动态,共化解征地拆迁、信访稳定等方面矛盾20余次,移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答复率与办结率达100%。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库区移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平台,大力开展“身边榜样”“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新风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抓党建聚合力,厚植美丽乡村“振兴根”。大同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组织党员干部300多人、青年志愿者100余人、公益性岗位人员145人,共开展街道环境综合整治30多次,累计清理垃圾20余吨、沟渠60余公里,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打造了“党建红+生态绿”新局面。2019年12月,大同乡获评自治区级生态乡镇,持续画好美丽乡村底色,实现了风貌美、生态好、产业优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