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泮洋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融入“五个古田”建设,以“打造环湖生态家园 建设城郊品质乡镇”为目标,按照“培育重点、打造亮点、以点带面”的思路,加快推动新华、大圪、芹石、后路等村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样板村,示范带动全面振兴。泮洋乡是怎么做的?让我们来听听泮洋乡党委书记张熙同怎么说?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泮洋高岗
曲斗溪生态优势是泮洋最亮的“名片”。近年来泮洋乡先后获评国家级卫生乡镇、全省“清新福建·气候福地”首批气候康养福地等荣誉称号。该乡结合生态、气候、资源等优势,在农业发展上全力加强“三区”建设,即推动环湖区域油柰、水蜜桃等产品种植,引导中部区域生态食用菌、反季节果蔬种植,支持高海拔区域高山花卉等种植,打造“优而特”生态农业区。在文旅产业上全力加强“新华—中直”这条旅游轴建设,串联曲斗溪景观、省级文保单位钱公宝殿等特色资源,扶持麦悠悠亲子教育基地、胡老憨生态农场等项目,通过串点成线、移步换景,规划“山水泮洋”精品旅游路线,打造田园型慢生活休闲空间。筑牢产业支撑,增添内生动力
“耕在泮洋——耕农田·耕心田”农耕文化节乡村振兴,产业为先。泮洋乡努力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走生态化、品牌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在稳定现在粮播面积基础上,加强“生态大米”“高山大米”等品牌、品质建设,培育一批优良农业示范基地、优质农业专业化组织、优质农业发展带头人,今年成功举办“耕在泮洋——耕农田·耕心田”古田县泮洋乡首届农耕文化节,进一步推动开荒稳粮工作;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鼓励、扶持龙头带动,进一步规范提升后路村食用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高端银耳等生产,丰富乡镇食用菌产业结构,提高食用菌产业竞争力;鼓励扶持丰融果蔬、山源蔬菜、康态源果蔬等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加大大圪、凤竹、上洋等村蔬菜等农产品的宣传推介,提升全乡果蔬种植水平,创建1-2个有较大影响力的种植基地,打造一批有知名度、信誉度的泮洋特色农产品。同时,坚持“引导本土企业转型升级”与“引进乡外企业投资建设”并进的工作思路,推进福建省森果农业有限公司、厦门绿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规范桃李、蔬菜等基地建设,扶持本土企业胡老憨果蔬专业合作社加快转型升级,投资700万元开发占地100亩的高山花卉种植,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聚焦临湖优势,打造核心亮点
建兴村
新华村泮洋乡有临城“10分钟”的区位优势、背山面湖的资源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2020年以来,策划生成并对接引进拟投资2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00多亩的新华村“归玉田居”文旅小镇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1140万元,加快推进生态停车场、休闲景观亭、旅游公厕、滨湖栈道等基础设施,全力筑好“凤巢”引“凤凰”。在全力推进项目一期建设基础上,深入对接浙江台州木西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企业,强化新华文旅小镇二期、三期项目的谋划跟进,进一步打造完善特色功能区,通过商业化的经营理念、模式、手段进行综合开发、推动业态融合,实现“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的转变。同时,全力谋划村财、村民增收,创新新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一方面,成立振华公司,与企业合作开展文旅小镇物业管理服务等,另一方面,成立振新公司,通过“村集体+农户+公司”的模式,开发自营民宿项目,引导和吸引更多当地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接待、旅游服务和农产品零售等行业,实现村庄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户变商户,让发展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此外,今年泮洋乡还投资50万元沿湖修建长约2公里、宽3米的碎石步道,串联新华、建兴2个村,打造可赏美景又可健身的慢行步道,切实将环湖区打造成功能完善、人气兴旺、特色明显的乡村振兴示范区,使之成为“环湖圈”上闪亮的“明珠”。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