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任 卉 景 怡)9月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的以“金融为民谱新篇,守护权益防风险”为主题的“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绛县农商行不搞“花架子”、不来“一阵风”,而是把金融宣传教育当做一项长期的、持久的、深入人心的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渠道丰富、广泛覆盖的金融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沉浸式”宣传教育,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发挥消费者教育主体责任,抓好消保重点人群,做好暖心金融服务,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该行坚持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厅堂教育宣传。该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优势,在全行15家营业网点电子屏滚动播放“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标语等内容;在厅堂内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大堂经理主动向客户发放宣传折页,讲解金融知识,解答客户疑问;在网点周围悬挂宣传横幅,并在营业网点外设置咨询台,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发放宣传折页;针对新型电信诈骗、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银行卡买卖租借、投资理财等重点领域,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针对性地风险提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培养理性消费和投资理念,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是强化线上教育宣传。该行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现代化信息工具,针对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针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加强精准推送普及金融知识教育宣传。通过系列金融小知识,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图示及趣味动画、短视频等向客户群体开展教育宣传,全面增强金融消费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是强化外拓教育宣传。该行成立“金融教育宣传团队”,不断拓展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效果。在社区,宣传团队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居民讲解如何防范金融诈骗,提高居民的风险识别能力;在学校,为师生及学生家长们介绍金融基础知识和诚信教育、假币识别等知识,培养其金融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在企业,重点宣传企业融资、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介绍等方面的知识,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人员密集的人民广场、居民社区、购物集市及机关单位等活动场所,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引导关注公众号、抖音号等方式,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如何辨别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类型和常见手段、如何避开高利陷阱、遇到金融、电信诈骗如何举报以及投资理财注意事项等,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引导群众谨防金融、电信诈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四是强化特色教育宣传。基层网点结合辖内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特色宣传计划,针对“特殊群体”,通过举办宣讲座谈会、金融小沙龙、小知识讲座等特色活动,围绕消费者关切内容和投诉热点问题,以贴近百姓生活和业务实际的内容,宣传金融政策,强化金融消费者对“沉睡账户”“房贷利率调整”“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已故人员存款支取”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充分提醒金融消费者识别销售误导、平台诱导借贷、虚假广告、理性投资、金融诈骗、合同阅读,警惕“代理维权”“征信修复”等骗局,开展形式多样、 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沉浸式”宣传,使广大金融消费者了解了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强化了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普及了金融法律知识,提升了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能力。广大金融消费者纷纷表示:要把教育宣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实际行动树牢正确消费观念、养成良好消费习惯,拒绝高利诱惑,为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