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在《说难》中告诫我们,“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意思就是说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谈话因泄密而失败。未必是说话者本人泄露了机密,而是在谈话中触及到了君主心中隐匿的事。西汉成帝时,有一个故事叫做“不言温室之树”,说的是尚书孔光的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当他的家人问他:“长乐宫温室殿前种了些什么树?”孔光听罢,沉默不语,继而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回答温室之树。
守秘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革命战争时期,邱少云烈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深夜进攻的秘密,宁肯活活被流弹的烈火烧死,一动不动,而《红岩》中的江姐为了保护重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宁肯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强不屈。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向我们证明了保守机密,维护民族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英雄的事迹令人感慨动容,英雄的信念令人由衷敬佩,英雄的逝去令人扼腕叹息。
回望党的百年征程,保密工作与其相伴相生。党的“一大”曾两移会址,许多会议代表为隐秘参会纷纷刻意辗转多地;为确保长征胜利,中央组织部出台《保守党内秘密条例》,规定不得随便讨论党政军机密,不准任何人泄露红军人数、驻地、组织、武器等机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举国欢腾,但为了保密起见,周总理还批示《人民日报》报道中拟发布的蘑菇云照片,底部必须删除,因为有可能泄露蘑菇云升空的高度;落幕的2022北京冬奥会,系统复杂、人员繁多、开放度高,主办团队经过7年的筹备,同心协力守住了主火炬被点亮的秘密,最终在开幕式上给全世界人民一个浪漫的惊喜……
时代不同,守护国家秘密的方式也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个遗失的优盘、一次网络传送、一次微信聊天,都有可能造成泄密,仅仅“守口”已经不足以守密。“秘密”二字各有一“必”,也就是为“心”加了一把保险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绷紧保密意识思想之弦,做到将保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国家秘密安全防线;应加强保密意识,坚决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传的不传,不该记的不记;应熟悉岗位定密规定,严慎细实地处理涉密介质,谨防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作为农信社的工作人员更要时常敲响保密警钟,强化保密意识,严守保密程序,承担保密责任,在日常生活实践,从细节工作把关,做保密先锋,严守党的秘密。如此,方能确保家庭和睦,工作进步,国家安定。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