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创新融合 多元化产业添光彩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孟禹汐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1-23    

  北大荒,自开发建设以来,就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英雄儿女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的信念,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粮食生产的奇迹。如今,新一代北大荒人赓续北大荒精神,一个个创新发展、开拓奋进的新时代北大荒故事在这里精彩上演,通过创新融合,发展多元产业,为北大荒集团高质量农业发展增光添彩。

  定制一亩田 让生活有点甜

  岁末年初,在共青农场大米加工厂里,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将大米进行分拣,这是准备发往内蒙古蒙鹿能源有限公司的340吨定制大米。

  “农场的定制服务特别贴心,从包装材质到外观样式都有专人设计,还可以根据需求按批次提货。”内蒙古蒙鹿能源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孟超对共青农场定制服务十分满意。农场定制农业的发展不仅让订单客户尝到了定制服务的甜头,也让种植户生活更有奔头。

  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农场不断创新种植模式、提升生产技术,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和信息化手段,运用互联网平台搭建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实现生产端与销售端无缝衔接,让消费者体验到从线下“买米吃”到“云”上“种稻吃”的“一站式”服务。

  许春萌是“北共青生活有点田”定制客户,他在农场定制稻田后,得空儿就会在手机上打开“北共青生活有点田”线上小程序,通过互联网时时关注水稻从播种、夏管到收获的全过程,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这种定制服务不仅参与感强,收获后还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定期定时邮寄到指定地址,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新鲜大米。

  近年来,农场借助作为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发源地这一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其中,“一亩田”定制农业就是这一融合发展结出的硕果。定制客户品尝到美味健康的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农场发展历史,体会到垦荒文化,实现了农业与物流、旅游等行业紧密联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亲民有机 让消费者更信赖

  这几天,来自北大荒黑土地上的“亲民”大白菜成了北京街头巷尾的“显眼包”。北京观光巴士上喷涂着一棵棵大白菜,这则广告坦言“不会设计,只看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保理念的普及,没有“科技与狠活”的北大荒亲民有机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22年前,依托北大荒良好的地域和自然资源优势,红星农场率先开启有机产业的探索之旅,成为北大荒有机产业的开拓者。2007年,依托红星农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北大荒亲民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做真有机、真做有机”成为“亲民”多年来的坚守。

  做有机,基地是关键。为严格把控质量,规范生产流程,2003年,红星农场开始建设有机专属基地。基地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规范种植,禁止施用农药、化肥,只施用认证的有机肥和生物药剂。由于前期的摸索阶段和没有增肥剂的加持,产量不尽如人意。为盘活有机基地,农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补助政策,让种植户坚定了做有机产业的信心,也从源头上为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产品奠定了基础。

  有了基地就解决了有机产品品质稳定问题,但是,如何让消费者认可,让优质的有机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百姓餐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成为亲民公司的又一课题。建厂房、上设备、学技术、抓营销,随着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强,亲民公司陆续建设了有机酸菜、豆酱、面粉和挂面加工厂。经过多年深耕,生产工艺不断升级,实现了传统生产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还开发了数字营销系统,不断深化“绿色有机高端化、产品市场差异化、红星酸菜地标化、特色产品定制化”四个标签,让“亲民”品牌愈发深入人心。“亲民”官方抖音直播间开播百天销售额达100余万元,有机面粉、有机酸菜包揽淘宝、京东有机热销榜榜首。实实在在的“真有机”让“亲民”品牌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传统商超消费日渐下滑的大环境下独辟蹊径,实现了逆势上扬、强劲发展,行业地位、社会影响力快速飙升,经营业绩、品牌价值屡创新高。

  “十八里香瓜” 香飘十八里

  在北大荒,有一个面积仅7万余亩的安达畜牧场,这里曾面临资源少、风沙大、耕地贫瘠的困境,但畜牧场党委借助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腹地交通便利的地缘优势,闯出了一条职工增收的新路。

  “常见的蔬菜种得好是好,但卖不上价。场领导就带领我们种大棚香瓜。一开始1000多棵瓜苗也就能活十几棵,后来改建棚室,增加电热毯、热风机等电取暖设施,采用嫁接技术解决香瓜重茬、易患病等难题……”1995年的一个决定改变了这个小场的命运。种植户林本国看似轻描淡写几句话的背后却是近30年来无数人的汗水与付出。

  因畜牧场地处安达市西南方向十八里处,“十八里香瓜”由此得名。20多年前,一群老大娘推着板车载着瓜,车上厚厚的棉被遮不住香瓜的清甜香气。“十八里香瓜”的名声在走街串巷、口口相传中不断远扬。

  2002年,“十八里香”品牌商标注册成功,从此,这个贫瘠的小场踏上了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种植户左中南和张丽娜夫妻俩种了近20年的香瓜,记者从夫妻俩的讲述中了解到,“十八里香瓜”好吃的奥秘在于独特的种植和管理技术。通过采取南瓜苗作为砧木的嫁接方式,用腐熟黄豆、鸡粪做底肥,用烟熏法、喷施草木灰溶液、大蒜汁防病防虫,生产全过程绿色无公害,使香瓜气味芳香、入口甘甜、清脆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十八里香瓜”凭借香甜的口感和健康绿色的种植理念,早已飘香十八里外,慕名而来的订购商让香瓜供不应求。

  目前,畜牧场设施农业园区拥有445栋棚室,形成了“前茬香瓜、后茬西红柿,兼顾蔬菜”的多品种种植结构。仅“十八里香瓜”一项,年经济效益就可达600万元左右,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靓丽名片。

  共青农场的定制农业、北大荒亲民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有机食品、安达畜牧场的“十八里香瓜”……这些只是北大荒创新发展路上的一个缩影。在未来的征程中,北大荒人将继续上下求索,为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