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寄语——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侧记

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华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8-31    

  “这次来给大家作报告之前,我问父亲,有什么话要带给同学们吗?他想了想说,‘我对青年人特别有感情,总是抱着特别的希望’”。8月22日晚,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之女黄峻,向近千名参赛师生转达了父亲的寄语,同时讲述了父亲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风雨兼程60年,投身祖国核潜艇研制事业的历程。

  2019年,黄峻陪同父亲参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现场见证了父亲获得代表国家最高荣誉的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10日,黄旭华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峻说,通过这些亲身经历,她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怀。她要把这种关心关爱传递给广大青少年。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黄峻特意穿上本届大赛的服装来到大赛现场,为参赛师生加油鼓劲。

  黄峻以三个“三十年”概括父亲的一生:前三十年,辗转求学,立志报国;中间三十年,隐姓埋名,深海铸剑;其后三十年,退而不休,身退心不退,依然从事科研工作。

  黄峻说,不少媒体称父亲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父亲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个称呼。在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时刻牢记着中国核潜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己只是这个光荣团队中的一员。他常常说,核潜艇研制工作是全国科研工作者大力协同、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科研工作离不开大家的通力合作。

  报告会最后,黄峻转达了父亲对青年学生的寄语:“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不外乎天资、勤奋与机遇,而机遇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更为重要。今天大家能在这样良好的环境和背景下学习与工作,真是机会难得。除了勤奋钻研和努力学习之外,不要忘了这样难得的机遇,请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加倍珍惜好时光,不负韶华。希望同学们为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也欢迎同学们学成之后,能加入船舶行业,为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活动现场,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生刘富桓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院士是我们湖北人的骄傲。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挺起胸,积聚那无穷的力量。这是黄老先生的真实写照。我们一定要以黄老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湖南代表队领队钟飞彪说:“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创新大赛不止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活动。大赛将科学报国的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中,激励他们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李 帅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