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曲农商银行营业部: 暖心守护现金支付 “最后一公里”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史鹏励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26    

  本网讯(通讯员 史鹏励)阳曲农商银行营业部深刻把握老年人、学生、外籍来华人员及商户 “找零难、兑零烦” 的痛点,以贯彻中国人民银行拒收人民币专项整治工作精神为导向,将 “零钱包” 兑换服务打造成核心便民品牌,通过 “标杆化阵地、场景化延伸、个性化服务、长效化联动”,让现金支付更便捷、更有温度。

  一、阵地服务 “强标杆”:把网点建成零钞兑换 “便民枢纽”

  营业部依托 “政务 + 商业” 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将网点打造成 “零钱包” 服务的 “第一触点”,从硬件配置到服务流程全面升级,让客户 “进门就能换、换得更舒心”。营业部制定 “零钱包服务三主动” 准则,要求全员参与:大堂经理在客户进门时主动询问 “您是否需要兑换零钱包”;柜员在办理存取款业务时,主动提醒 “您若有零钱需求,可到专属服务台办理”;客户经理在接待商户客户时,主动讲解 “零钱包定制服务”。为确保服务专业,营业部每月开展 “零钱包服务专项培训”,内容涵盖面额组合推荐、客户需求预判、残币兑换标准等,甚至模拟 “老年客户听不懂术语”“外籍客户语言不通” 等场景,训练员工的沟通技巧。

  二、特殊群体 “优服务”:用细节传递 “金融温度”

  营业部始终将 “特殊群体需求” 放在首位,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推出 “个性化服务包”,让 “零钱包” 服务不仅 “可用”,更 “好用、易用”。营业部针对老年人 “视力差、行动慢、怕麻烦” 的特点,推出 “三大适老举措”:零钱包标签采用 “大字体 + 高对比度” 设计,方便老年人看清面额;服务台配备 “适老工具包”,内含放大镜、老花镜、便签纸,老年人可随时使用;对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提供 “上门兑换” 服务,只需拨打营业部电话,工作人员会携带零钱包上门,同时帮老人核对零钱、讲解使用注意事项。去年 10 月,营业部接到社区电话,得知独居的李爷爷因腿脚不便,无法到网点兑换零钱用于买菜,工作人员立即携带 2 个 “1 元 ×30 张 + 5 元 ×10 张” 的零钱包上门,还帮李爷爷把零钱分装进不同的口袋,李爷爷感动地说:“你们不仅帮我换了钱,还想得这么周到,比亲人还贴心!”营业部严格落实 “无障碍服务标准”,网点入口设有无障碍坡道,服务台预留 “残障人士优先窗口”;对无法到店的残障人士,提供 “预约上门 + 全程协助” 服务,工作人员会耐心询问需求,帮其选择合适的零钱包组合,确保服务 “无差别、无障碍”。

  四、银企联动 “深绑定”:打造 “长效服务共同体”

  营业部针对周边企业、个体工商户 “零钞需求大、兑换频率高、残币处理难” 的痛点,建立 “一对一专属服务机制”,了解企业的零钞需求规律:除了零钞兑换,营业部还为企业提供 “残币上门回收 + 零钱包同步配送” 服务:企业积累的残损人民币,可预约客户经理上门回收,营业部整理后,会将等额的零钱包同步送到企业,实现 “残币换零钱,一次搞定”。阳曲县 “老地方饭店” 每月会产生大量褶皱、破损的 1 元、5 元零钱,以前要专门派员工到银行排队兑换,现在客户经理每月上门回收残币,同时送来新的零钱包,饭店财务说:“以前处理残币要花大半天,现在省时又省力,太感谢了!”

  作为阳曲农商银行的 “窗口网点”,营业部的 “零钱包” 服务不仅解决了周边群众、商户、企业的实际需求,更以 “标杆化、场景化、个性化、长效化” 的服务模式,为全辖网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营业部将继续深化 “零钱包” 服务内涵,始终以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为出发点,用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位客户的现金支付权益,为营造 “尊重现金、便利支付” 的金融环境贡献 “窗口力量”。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