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养老金融是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之一,这是养老金融首次进入中央会议,也是首次被列入国家金融的重点工作。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既是政策导向,也是战略要求。
作为适老服务项目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福建仙游农商银行为向老年群体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地域优势和客群特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适老服务体系,通过将适老服务与产品、网点、场景等深度融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服务共识,实现共同推进。
与产品优化深度融合
开展“温情农商·添福添寿”祝寿活动。在仙游,每年正月期间亲朋好友都会为虚岁满五十及以上的整十岁的长者祝寿,俗称“做十”,也称“做寿”。为践行“有温度的百姓银行”情怀,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仙游农商银行2024年首度开展了以“温情农商·添福添寿”为主题的“大祝寿”活动。该行以当地祝寿的最高礼仪为全县广大寿星敬送配有长寿面、鸡蛋的祝寿礼盒,为在该行完成做寿扫码登记信息的17000余位70岁(含70岁)以上的寿星敬送礼盒,还邀请3000余位60岁以上(含60岁)做寿的寿星凭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到就近的营业网点领取礼盒一份。
推出“添福添寿”寿星专属存款产品。春节期间,仙游农商银行精心设计推出“添福添寿”寿星专属存款产品,销售对象年龄为60、70、80、90、100岁客户,共办理“添福添寿”寿星专属存款2676万元。
加大涉老服务相关产业支持力度。仙游农商银行为养老机构融资提供绿色通道,在政策、流程、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向辖内大济镇溪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放贷款200万元,用于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
与网点转型深度融合
仙游农商银行将适老服务作为网点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让厅堂成为老年人进得来、坐得下、用得好、体验佳的综合性服务阵地。
让设施更加“适老”。该行更新升级网点适老化设施,设立无障碍通道,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群提供通行便利。配置爱心专座、老视镜、放大镜、雨伞、医药应急箱、爱心专座等,方便老年客户办理业务。
让服务更加“适老”。该行提供灵活、便捷的厅堂服务,主动询问业务需求、帮助其取号、优先引导,解决老年客户群体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存在“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机具的问题。根据季节不同,该行为老年客户提供养生茶、花茶等,通过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份关怀,让老年群体感受温暖。
让功能更加“适老”。针对行动不便老年人无法亲自办理业务等实际,由该行工作人员上门核实后,授权经办人代为办理相关业务。对于非现金类业务可直接利用移动终端办理。对于老年人群体,通过移动背夹或MTM移动机上门办理。
与生态金融深度结合
仙游农商银行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文体娱乐、健康养老等需求,横向整合资源,纵向技术支撑,打造生态化的生活服务平台。
积极融入“养老服务圈”建设。该行与政府部门等加强联系,全力推广“福农e付”收单品牌,以“移动支付+”为载体,共建公共服务类支付场景,为南桥邻里社区长者食堂提供扫码设备等场景收单工具,提升收单业务黏性。同时结合社保卡一卡应用多场景,如“长者食堂+社保卡”,不断将优惠延伸至老年人日常生活场景。
打造福农驿站便民服务圈。该行落实“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携手供销合作社共同搭建平台,将小额便民点设置在村级供销门店,为周边有需求或有困难的老年群众提供各类咨询、存取、转账等服务;在福农驿站配备便民设备工具,如园庄义路福农驿站与义路村老年人协会共建,驿站周边配置长者食堂、警务室等,驿站内还配备电子秤、血压仪、饮水机、医药箱、雨伞等便民设施工具,实现助老服务“暖人心”,形成新的近邻服务模式。
建设特色活动场景。该行举办“健康说”“防诈骗”“金融说”等主题知识宣讲活动,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类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重要节日期间,开展免费活动,如搓元宵、包粽子、做月饼等;与养老公寓、幸福院、老年协会、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机构联动共建,将各类节日活动、金融知识课堂、爱心义诊等公益活动开展到老年人聚集的场合,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参与量身定制的特色活动。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