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镇县龙池堡村:旱地变良田 农民喜增收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晋宁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02    

  本网讯(通讯员 晋宁)“过去,这一片土地都是砂板地,每年种上也打不了多少粮,如遇天旱,连‘底垫钱’也收不回来。现在好了,政府出钱把这片地全部进行了改造,打上了机井、平整了土地、铺设了管道、安上了出水栓,变成了水浇地。你看,今年满地玉米苗绿油油的,长得多喜气!”。这是马家皂乡龙池堡村村民王在,在村3000亩糯玉米基地现场激动地和前来考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乡村干部说。

  龙池堡村是山西省天镇县马家皂乡的一个行政村,距乡政府南9公里,紧临109国道。全村户籍415户1040口人。过去,由于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村子发展一度滞后,80%的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

  “我们村共有耕地7350亩,因村内一条南北大沟,把村耕地分为东西两半。沟东4000亩地,土质好又平坦,通过打井、修渠都变成了水浇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沟西3000多亩,由于都是坡梁地,土质差,沙化大,得不到开发,十分平脊。”据支部委员王达金介绍说。

  近年来,龙池堡村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三农工作精神,坚持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根据本村纯属农业村的特点,向土地要产量、向资源要增量、向机制要保障,挖掘土地资源,推进兴村富民步伐。2022年,该村在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沟西“旱板地”进行了改良,实现了“井、渠(管)、路、林、田”相配套。3500亩低产田,由过去的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 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多亏了党的惠民好政策,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旱坡地变成了水浇地。感谢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起了“合作社”,引进了新项目,将土地流转出去,不仅解决了我年老体弱,种不了田的苦恼,而且增加了收入。今年,我流转土地18亩,一项就收入12600元。”3月21日,在村委会发放土地流转金现场,一位手捧厚厚一踏现金的83岁村民说。

  受聘于基地,正在负责维护滴水输送管道的村民张殿标说:“过去,这片地都是旱地,砂化严重,产量很低,遇上好年景,亩均产量最多300来斤,收不了几个钱,村民们都不愿意种。撂荒了,又舍不得,种上吧,收成又低。现在,村里年轻人都在外面务工,村里常住人口只有218户424人,而且岁数偏大。”

  针对村民外出多、劳动力少、改良后的土地益于发展高标准农田的实际。年初,龙池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性衔接中,结合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乡农村工作精神,抓紧产业培育,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村级发展步伐,根据“依法、自愿、土地高效利用、村民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全村以每亩7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3500亩,全村仅此一项收入245万元。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下一步,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按照党中央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战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谋发展,做活做强乡村振兴大文章,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龙池堡村村委会主任王元军表示。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