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的农产品通过电商走向全国、甚至漂洋过海,你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你用手机下单第二天就能拿到快递送来的心仪商品,这样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日前,商务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要拆除农村消费的一道道藩篱,为农村消费升级提质扩容。
意见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年均新增农村网商(店)100万家,培育30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经营农产品的公益性市场地市级覆盖率从40%提高到60%。
县域是枢纽,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建设县域商业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题中应有之意,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农村消费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县域商业发展滞后,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农村人口澎湃的消费动力,也不能激发城里人到农村消费的热情。必须要突破各种障碍,抓住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这条主线,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向农村市场倾斜,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的堵点,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农村消费是经济发展慢变量中的快因素。农民是消费需求意愿和现实消费能力之间差距较大的群体,他们生活逐步富起来后,消费倾向最强烈,但是一时的实际消费能力又偏低,必须有综合的措施解决农民“能不能消费得起、敢不敢消费、能不能安心消费”的问题。当然,农村消费不仅仅是农民消费,城里人也要给农村消费做贡献。城里人要多到农村满足自己的胃、养养自己的肺、除除自己的累。另外,还要注意不能让消费环境拖市场后腿,不能让农村地区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政府必须为农村消费保驾护航。
这个意见涉及部门众多,内容包罗万象,需要大家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地抓好落实。惟其如此,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能不断变为现实,广大农民也才能通过消费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