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运城市,正值苹果成熟的季节,果园里欢声笑语,一派繁忙景象。
“万保叔不仅是村里书记,更是苹果达人、红人、能人!‘王万保’商标苹果卖到十几个国家哩!我家果子不仅是他出售,我还在他厂里打工,每月挣4000多块。”临猗县卓逸村果农王会云分拣着苹果高兴地说。
临猗县是运城市的农业大县。1981年,39岁的王万保当选为卓逸村村委主任,他发现种植苹果可发财,便大胆带领11户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栽了5.6亩“秦冠”苹果,当年挂果,第三年成了万元户,这一消息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大新闻,村民们都纷纷向他讨教,由此苹果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临猗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苹果产业发展很快进入快车道。1996年,王万保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视野更宽,劲头更大了。
临猗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马敏说:“为了解决群众种果难、销果难的问题,2007年4月,我们帮他率先注册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给了他一个施展拳脚的崭新平台。”
王万保合作社的苹果通过报纸、电视一宣传,名气大了远了,周围乡镇,甚至外县果农慕名前来学习,跟着他发果财奔小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十里八村流传着这样顺口溜:“苹果卖不了,就找王万保;跟着王万保,生意能做好。”
王万保说:“2013年,我们成立了运城第一家果品种植销售联合社,52家果品合作社加盟,抱团取暖闯市场。现有2160个成员,涉及4县1区,优质苹果示范基地10万亩以上,4500吨恒温果库,购销网点120个,营销人员100名,劳务人员300名;联合社销售总量连续四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成为一家集苹果种植、收购、储藏、销售一体化大型果品专业联合社。”
据了解,王万保联合社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商标+技术”的模式,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服务。严格“六统一”标准。2012年至今,共销售“王万保”商标品牌系列果品近4亿公斤,为农民增收5亿多元。
西张吴村果农吴继增说:“我是王万保联合社成员,有10亩艺术苹果,10亩普通苹果,去年在联合社卖了30多万。今年正在销售中,估计也差不厘。”
内蒙古赤峰市果商李国珍说:“我在老王叔这进购果子20多年了,就是冲着他讲诚信,加上这里果子品牌亮、色相艳、口感好,去年销售了35多万公斤,今年也准备与去年持平。”
“今年10月23日,在第五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上,我们与河南、山东两个集团各签单1千万公斤;25日、26日又与广东东莞签约长期合作,每天发货2.5万公斤;和山西供销总社一企业也签约储藏、出口协议,正在例约中。”王万保如数家珍地说着。
运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科科长齐荔说:“从保护‘王万保’商标出发,我们将‘王万保’商标纳入全市商标重点发展梯队,2017年 ‘王万保’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苹果六个驰名商标之一。”
随着加大外贸出口的需要,2019年,合作社投资500余万元,建起3400余平方米车间;引进一套法国迈夫诺达高档自动选果流水线,可对果品进行清洗、分级、分色、分糖、分霉心病等自动化处理;安置40多个农民工就业;实行标准化分类,提高了苹果的采后处理水平和分拣速度;年可分拣各类高档精品苹果3500余万公斤,增加收入约2亿元,为出口迪拜、俄罗斯,东南亚、中东等十多个国家地区高、中端市场奠定了质量标准基础。
为适应消费群体口感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王万保先后与中国苹果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山西农大、郑州果树研究所开展技术、西北农大进行战略合作,建立53亩标准化加水肥一体化现代苹果示范园,为生产优质果品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目前正在推广6个苹果新品种。
王万保还在提高果品卖相和观赏性,增加附加值上动脑筋,指导推广“王万保”品牌八大系列120多种艺术苹果,采用特殊工艺,在特定生产时节,在果面上创新显示四大名著人物、八仙过海、运城名人名景、生日艺术图形。小小苹果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起到讲好中国故事和宣传运城景点作用,一举多得。联合社现有1000亩艺术苹果示范园,亩收入2.6万元以上。
经过多年发展,“王万保”苹果品牌已成为“运城苹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城苹果”品牌一大亮点。王万保以诚信为根本,以合作社为平台,以商标为招牌,以技术为支撑,创下一片粉红色世界,收获一定荣誉,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第九届中国诚信建设十大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山西省十佳农民”等国家、省、市荣誉称号。“王万保”牌苹果也荣获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