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抓园区建设促粮油生产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李传君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11    

  四川省岳池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尤以盛产稻米驰名,素有“千年银岳池”的美誉。岳池县耕地面积105.78万亩,水稻种植超过59万亩。跟米有关的农产品品牌享有盛名,“岳池大米”“岳池米粉”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黄龙贡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岳池县纳入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全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川东北优质稻米产业集群项目县。为了进一步推进粮油产业发展,岳池县以抓园区建设为手段,按照“一镇一园、一园一产业”的思路,梯次推进全县28个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

  这些园区中,涌现出一个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现场核查的园区,即岳池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此园区为龙头,并形成“1+3+7+N”的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如今,以粮油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愈加引人注目。

  筑牢根基,良田之上建粮仓

  岳池县之所以有“千年银岳池”之称,是因为建县1300余年来,这里一直是蜀地有名的鱼米之乡。之所以能成为鱼米之乡,不得不归功于该县独特优厚的自然条件。岳池县属川中丘陵,境内河流众多,雨水充沛,大片大片地势平坦的土地错落于低矮的山峦之间。

  从县城出发,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很快便映入眼帘。汽车奔驰在宽阔的产业道上,两旁除了方方正正的稻田外,在一些有点坡度的旱地里,饱满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高粱穗子,散发出浓浓的秋意。一台台大型收割机,穿梭往来的粮食运输车辆,更是让人激动万分。

  2022年年底,岳池县在县域中部划了一个圈,将九龙、朝阳、顾县、苟角、石垭、乔家、白庙、花园8个乡镇(街道)158个村纳进来,争创以水稻、油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耕地面积达41.77万亩,农业人口37.4万人,计划总投资20.37亿元。

  “通过近3年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园区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洪伟说,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8.78万亩,占比达92.84%,建成产业道438.62公里、机耕道266.65公里,通畅率100%,园区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超过86%,且电讯、网络、5G覆盖率达100%。

  良田之上建粮仓。园区2025年种植粮油45.2万亩,其中油菜15.09万亩,水稻30.11万亩。“这里旱地轮作油菜约30%,4.53万亩,稻油轮作油菜10.56万亩。”王洪伟说,旱地轮作的油菜收获后,种植玉米和高粱,油菜总产量2.15万吨,水稻总产量16.47万吨。

  园区建设也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进驻。现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951个,其中龙头企业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92个、家庭农场540个,园区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0.96%。新的经营模式带来农民收入增长,预计今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1150元。

  做强服务,科技赋能求高效

  进入位于苟角镇水浮山村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引人注目的不是那气势恢宏的园区情况介绍的宣传片,而是它作为园区管理运营中枢的智慧化特性。该中心为县属国有企业岳池县农投集团公司携手京东科技集团联合打造,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市场化服务。

  “园区所有经营户都可下载一个手机终端软件,进入一个我们整合了专家工作站、农产品检测室、直播间、培训室、大数据中心、农机装备等方面资源的功能平台,根据各自的需求‘点单’。”王洪伟说,平台根据各自不同需求,提供“一条龙”的农事服务链条。

  在田间地头,不难看到许多新颖的监测设备。王洪伟介绍说,园区共建成集虫情、气象、苗情、墒情一体的“四情”监测站15个、北斗卫星终端设备230台套,将数字技术融入传统监测模式,从而打造集成粮油生产、监测分析、预警预报等功能的综合化数据平台。

  政府在园区设立了秸秆收储中心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通过化肥、农药双减,绿色防控率达100%,新型主体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比例99%,农产品质量例行抽检合格率达100%。

  位于苟角镇石龙桥村的岳池县社会化服务总部,这里拥有各类农机363台套,可根据园区经营户的需求提供耕种防收烘储等环节的农事服务。现场负责人黎文强告诉记者,他们可提供年耕地服务5万亩次,稻谷烘干可服务面积12000亩,稻谷储存服务面积20000亩。

  实际上,园区已构建起1+8+N的县乡(镇)村三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186个,配套各类农机装备1174台套。新型经营主体接受社会化服务率超过80%,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率超过60%。岳池县也获评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延链融合,集群奋进上台阶

  园区粮油就地就近进行粗加工、精深加工十分必要。目前共设立了4大粮油加工中心,其中苟角石龙桥粮油加工中心大米日加工能力150吨,可服务稻谷种植面积10万亩。整个园区共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形成了岳池大米、岳池米粉、岳池菜油的产业集群。

  岳池米粉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目前全县有5大米粉加工企业,还有100余家米粉加工作坊,年米粉加工产量达1.4万吨,约需要6万余亩水稻所产大米提供原材料。“银丰食品”是专门从事米粉生产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米粉年产量约为7000吨。

  “过去我们主要是从国家粮库购买普通大米,现在我们的原料全部来自基地订单生产的米粉专用稻。”“银丰食品”总经理许峰铭说,公司通过免费提供稻种和全程技术,并推荐肥料和防虫防病物资,收获后公司直接从田间拉走,然后烘干存放于国家粮库随时备用。

  2023年起,岳池县对米粉产业从种植、生产、流通到餐饮梳理出187个问题,进行了“穿透式”监管,以确保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食品安全。“银丰食品”也趁机技改,在提高自动化和扩大产能的同时,尤其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多系列多品种产品相继问世。

  “我们目前米粉专用稻基地有3万余亩,正好满足产能需求。”许峰铭说,下一步准备将基地扩大到5万亩,并跟县内同行业企业组成米粉产业联盟,走抱团取暖、共享发展的道路。如今,岳池米粉已走出国门,远销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东南亚备受青睐。

  岳池县还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之一,围绕“岳池农家”核心IP,园区建成4A级景区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农业主题公园5个,科普研学基地4个。“预计今年园区总产值89.4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将达20.1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将达66.8亿元。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