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生猪活体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通过建立健全生猪活体储备机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肉品市场异常波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 《办法》明确,生猪活体储备是为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等引发的市场异常波动而储备的生猪,遵循布局合理、风险分散、节省成本的原则,实行常年储备、定期轮换、动态管理。西安市生猪活体储备规模为3万头,每年储备3轮,每轮储备期4个月。承储企业需按不超过年育肥猪出栏量的50%申请承储数量。
《办法》对承储企业资质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年存栏5000头以上、能繁母猪300头以上,且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养殖手续齐全、资产负债率低于70%等条件。企业需确保储备期内生猪数量充足、质量合格,并按政府指令投放市场。市财政将对完成储备任务的企业给予每轮每头猪50元补贴,资金由企业包干使用。
在动用机制方面,《办法》规定,储备动用权归西安市政府。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市场供应严重短缺时,由西安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市级相关部门下达动用指令,承储企业须按要求投放生猪。各区县(开发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核查储备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生猪和猪肉市场调控能力,合理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为保障生猪生产相对稳定、猪肉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提供制度支撑。”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