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启动“浙农码”和种子标签二维码融合试点工作,开发种业企业网页版赋码平台,实现“浙农码”和种子标签二维码融合。目前,我省已在杭州、宁波等地选取部分种业企业开展“两码”融合工作,已赋码3万余个,并将试点企业纳入种业服务平台,助推企业提升品牌价值。
“农户只要扫一扫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种子的生产、销售信息,实现全过程溯源,安全放心。”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据了解,“两码”融合之后,种业企业通过赋码平台就可以自行申请“浙农码”作为种子标签二维码,不仅减少印刷成本和工作量,还可以通过后台监控扫码次数,获知种子是否被假冒,有利于企业的维权。目前,公司的3万公斤“Ⅱ优7954”杂交水稻种子成功赋上了新码,种子可追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完善‘两码’融合技术,扩大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融合步伐,加强种子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浙农码’码上标识、码上溯源、码上预警作用,积极推动‘浙农码’与种业企业品牌深度融合。”省种子管理总站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