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当好“县域金融主力军”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作者:牡丹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2-06    
 

  深耕北疆沃土,赋能乡村振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把信贷资金用于服务“三农三牧”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稳增长、提服务、强基础、优结构、控风险”等有力举措,全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好银行、暖银行,实现了自身高质量转型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成为当地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的“县域金融主力军”。

  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这片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有一家深耕“三农三牧”、服务本土的农村金融机构——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 。多年来,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把信贷资金用于服务“三农”和支持实体经济,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逐渐成长为“县域金融主力军”。

  振兴乡村,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自2017年改制以来,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三牧”、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做实做细金融服务,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用“金融画笔”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深耕沃土,彰显金融担当。截至2022年10月末,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资产总额60亿元,存款余额52亿元,贷款余额38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全旗金融机构第一位,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2021年,该行荣获“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精准扶贫产品”先进单位,在全区农村信用社综合考评中,荣获内蒙古农村信用社“2021年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和“2021年度信贷资产质量专项奖”等荣誉称号。


   图为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草原金融轻骑兵小分队向牧民宣传金融知识。

 

  深耕本土、扎根县域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赤峰市东北部,总面积14277平方公里,辖14个苏木乡镇、2个街道,245个嘎查村,总人口29.26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2.2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重点牧业旗之一和自治区重要的肉牛羊生产加工基地,已列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肉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20年被评为“国家西门塔尔优质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初心不改,践行为民宗旨;惠民助企,始终勇毅前行。作为本土金融机构,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认真贯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要求,不断通过稳增长、提服务、强基础、优结构、控风险,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现已发展成为阿鲁科尔沁旗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县域金融机构。截至2022年10月末,全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30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4亿元。

  创新模式,普惠金融发力准。 细分客户群体、精准对接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促进各类经营主体稳步发展。例如,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推出“振兴贷”;为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税易贷”“流水快贷”;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出“拥军贷”“爱心贷”;根据肉牛肉羊养殖生产周期特点,推出“肉牛产业贷”“兴牛贷”“富民卡贷款”等多个产品,积极投放肉牛、肉羊相关上下游贷款,对接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常态化标准化产融对接形式。

  一县一品,肉牛领跑致富路。 2022年4月,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提供5亿元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一县一业”肉牛产业,财政贴息3%,为养殖户提供单户最高30万元贷款。截至2022年10月末,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一村一品”贷款300余户,余额2357万元。

  精准发力,助企纾困勇担当。 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暂时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全力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截至2022年10月末,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通过续贷、展期等方式,累计发放延期还本付息贷款1.87亿元,累计减免罚息69.32万元。同时,该行推出“运输快贷”对物流运输行业进行重点支持;通过营业网点播放、分发宣传折页、走街串巷、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讲解金融知识,积极帮助客户运用金融工具化解经营风险。

  减费让利,政策落地有温度。 提高银行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社会民生的保障作用,扎实做好各类客户账户服务工作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服务减费让利工作,主动下调贷款利率,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全年预计减费让利3500万元。

 

  ↑图为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

 

  党建赋能、擎旗奋进

  全方位推动乡村融合发展

  谋篇布局,党建引领出实效。 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开展党建引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双向挂职,选派16名分支机构负责人到各苏木乡镇街道挂职镇长助理,选派65名客户经理到嘎查村社区挂职村级金融助理,聘任259名嘎查村社区书记(主任)挂职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协助管理员”,促进银行和政府、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真正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推动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激潜力、增合力、添动力。

  银企合作,多方联动助力强。 与担保公司、地方政府积极对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数据资源丰富、农商银行决策链条短、担保公司风控能力强的优势,为地方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金融服务,并进一步深化政银担合作关系,构建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2022年10月末,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累计为156户小米加工、杂粮收购等特色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亿元。

 

  ↑图为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与地方政府共建金融服务队伍。

 

  内控优先、制度先行

  推动高质量发展闯新路

  合规引领,筑牢风控防火墙。 坚持把合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将合规工作抓实抓细,用正确的经营理念指导合规工作,用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开展工作;及时完善更新全行各项制度,2022年全行制定35项、修订8项制度,存量制度380项,确保开办一项业务、出台一项制度、建立一项流程,让员工办理每一项业务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推动合规体系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异常行为排查、合规建设培训及风险合规检查并严格整改、加强问责,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在全行上下形成“高管人员主动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和践行者,员工争当合规文化建设的建言者、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良好氛围,实现从“被动控制”到“主动合规”的良好转变。

  优化服务,网点转型促提升。 优化网点布局,对老旧网点进行改造,通过不断完善网点硬件环境、提升网点人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使优质服务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全辖网点服务更加符合地区民族特色、更加贴近农牧民生活、更加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全面推广使用CRM、PAD移动办贷、手机全流程办贷等渠道业务系统,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贷效率;探索对客户经理进行差异化考核,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忠诚担当的专业人才队伍,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管控,案防体系全覆盖。 不断增强从业人员合规意识,强化案件防控主体责任,从严构筑“三道防线”,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案件防控体系;完善突发事件预案体系,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通过柜面操作风险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强化对高频预警信息监测和处理;下发风险提示,规范业务操作,有效实现案件防控关口前移,切实消除风险隐患。

 

  科技赋能、服务下沉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外拓场景,线上线下齐发力。 在全辖网点布设智能柜员机,可为客户办理80余项业务,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网点服务效率;在全辖245个行政村设立助农服务点,让广大农牧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服务;自主开发“离线版富民卡合同客户端”,前移办公地点,即时录入客户信息,让客户“最多跑一次”即可办理贷款业务,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在学校布设26台刷脸设备,上线“智慧食堂”刷脸就餐系统,在镇内3家大型超市、5家医院、8家卫生院、11家学校布设聚合支付收款码,与热力公司合作开通代收取暖费业务,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提升便民支付服务水平;加大线上金融服务渠道推广力度,畅通申贷渠道,所有信贷产品均可在“金牛微贷”小程序线上申请,通过手机银行“金牛快贷”线上申请、用信、还款,手续简单,方便快捷。


   图为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与牧民亲切交谈。

  上门解忧,金融服务有温度。 金融服务无小事,于细节处显真情。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增长,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暖心服务,为客户提供办卡、激活(含社保卡)、改密等延伸服务,切实满足老年客户多层次、差异化金融需求,推动建立和谐的金融服务环境。

  初心如磐担使命,奋楫笃行写担当。实践乡村振兴的道路没有终点,描绘美丽乡村的画卷不会收笔。未来,阿鲁科尔沁农商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继续扎根一方水土、服务一方百姓,以更坚定的信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把践行服务“三农三牧”的初心扛到肩上,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落到实处,将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新篇章书写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广袤大地上。

(责任编辑 吴运竑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