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圣洁霞满天,
燧火西候溯根源。
条峰铮贞铭坚韧,
烘煜龙城绽新颜。
盐海闻之盬波涌,
黄河奔腾赞凯旋。
河东地脉雄心动,
圆梦华夏继轩辕。
2019年3月28日三晋人民翘首以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圣火采集暨网络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圣火公园隆重举行。
已知人类文明的第一把圣火是在西侯度燃起的,选择这里作为二青会圣火采集点,既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再现,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弘扬。
西侯度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遗址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阶地上。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早期猿人阶段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显露出“万灵之灵”的神韵。
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1988年西侯度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0月27日,从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意大利权威设计杂志《THE PLAN》2020年度设计大奖颁奖典礼于13日在线上举行,22个奖项类别中,“2019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西侯度圣火采集点”获景观类别大奖。
西侯度遗址是我国早期猿人阶段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之一,为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发现的烧骨所处时期均在西侯度之后,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距今一百几十万年前。
西侯度遗址自1961年至1962年,山西省博物馆对西侯度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了一批人类文化遗物和脊椎动物化石。西侯度出土了一批烧骨材料,这个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距今一百几十万年前。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没有发现如此古老的烧骨。1988年西侯度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侯度遗址,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集中分布在平均约1米厚的交错砂层中。动物化石主要是22种哺乳动物,包括巨河狸、剑齿象、平额象、步化羚羊等。哺乳类中绝大部分是草原动物,也有适于草原和森林生活的动物。文化遗物共发现石制品32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经过加工的石器。石器原料多为石英岩。
在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经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石器出土数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另外在文化层中还出土有若干烧骨,这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石器和有切割痕迹的鹿角以及烧骨的发现,证明远在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遗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