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比我们银行人更应该学习饶才富。
一个普通的营业所主任,一个基层的银行人,为什么集万千荣誉于一身,为什么受到党和人民的一致肯定呢?我认真学习饶才富同志的事迹,方才明白他身上的三种精神是我们银行人虚心学习的榜样,也是横跨40多年久经不衰,久经考验的崇高品质。
学他人民情怀,用毕生精力服务产业发展。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饶才富投身于金融振兴实业,金融服务群众的伟大洪流中。他了解到镇上需要建设水泥厂后,反复对项目进行考察,最终争取到当时足以令人侧目的500万元信贷;他瞄准电力资源发展,主动向镇里提出修建水电站的建议;他帮助无数群众开发山地、立体种养,让红坊镇早在24年前就实现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1000多家,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900元。
作为银行人,我们清楚作出这些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承受多大的压力。他本可以不去做,但印在内心深处的人民情怀,让他义无反顾地为群众着想,为发展谋划。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仍然在路上,作为山西农信人的我们,是同三晋百姓最亲最近的银行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饶才富的人民情怀呢?在碧绿田野,在烟火小巷,在隆隆煤
田,在特产厂房,都应该有我们山西农信人的身影。
学他风险化解,以坚定信念守住人民财富。
80年代正是祖国迅猛发展的开篇之际,饶才富作为农民的儿子,根植厚土,什么风也吹不动。他认准一点:“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一分也不能流失。”1981年,他用2年多的时间把生产队的45万元债务清收;1984年,他又用2年多的时间把世行84万元贷款清收;1989年,他十余次来到突遭不测的困难贷户家中,想尽办法助其脱离困境;1998年,他驳回了镇长的情面,坚决违规放贷。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收回5000多笔贷款、盘活129万元历史遗留不良贷款,守护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今天,我们如火如荼地开展风险资产清收“专项行动”,恰同饶才富同志当年的风险化解理念相得益彰。全省五万农信儿女想办法,使巧劲,久久为功,硕果累累,捷报频传,亦有饶才富同志“以一片赤诚确保一方金融平安”的风骨。40多年前的精神,放在今天仍然受用,究其根源,是对信贷投放的负责态度和金融合规的坚定立场,也是我们山西农信人应当具备的职业品质。
学他清正廉洁,以一身正气树立党员形象。
“饮水思源,衔环报恩”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好品质。不少在饶才富帮助和扶持下富裕起来的群众总是想着回报这位“恩人”。但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高管富商,饶
才富都坚定拒绝。作为营业所主任,他给自己定下了规矩:凡是与他沾亲带故的人申请贷款,哪怕是审批权限内的,也要送至上级审批,以保公正。饶才富文化程度不高,但用实际行动刻画了银行人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一身正气的党员形象。
“不贪不占,什么事情都好办。”这是饶才富用以提醒自己的话。在金融行业中,存在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作为一名基层银行人,更要始终牢记底线,扎实做好“清廉农信”各项工作,以高度的自我约束和纪律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严守职业操守。山西自古出廉吏,“崇尚清廉,反对贪腐”其实早已赢得山西农信人内心深处共鸣,做“饶才富式”的清廉银行人,也应该是我们全体山西农信人的崇高追求。
“待我走后,不要怀念我,学习我、成为我、超越我!”我相信,迎着学习饶才富精神的旗帜,在未来我们山西农信也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饶才富式”的银行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情怀,用坚定信念严守风险底线,用一身正气树立清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