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八一建军节,电视里播放着军队战士的采访,他们讲述着最艰苦的军队生活,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让我想起几年前观看《建军大业》那部电影的震撼,那一幕幕历史性的画面再现于黑白屏幕之中,而那一个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年们,永远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林弹雨。毛主席为了组织和发动秋收起义不得不离开家时,分离的场景令无数人动容,“不要回头!往前走!”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任务需要去完成,有更多的人民在等着他!
去年六月,在祖国西部边境一场军事冲突中,边防官兵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壮烈牺牲,零零后战士陈祥榕日记里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用清澈来形容对祖国的爱。他们说,“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这样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就像一个过滤器,让浮躁和畏惧远去,只留下最清澈、最纯粹的初心。同样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保家卫国是每个人肩上的责任,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发光发热,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何尝不是一种“清澈的爱”。
几年前“佛系青年”一词爆火,一句“人间不值得”成为金句。平日里不同的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各司其职,但互联网偏把这世界汇聚一堂,年轻人感受到世界的参差,在压力和焦虑下自我消解,于是决定做佛系青年。2020年B站推出纪录片《后浪》,反响巨大但评价两极分化。短片的“不接地气”似乎在宣告,青年人就应该肆意去墨尔本旅行,去京都拍照,在澳大利亚潜水。很多人发现,自己不是后浪,而是浪花下发不出声、探不出头的海水,而恰恰是这海水汇聚了强大的社会能量。正视自身环境,正视自我价值,才能让我们目标明确地前进。
习总书记说,“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唯有奋斗,才能与国家社会同步向前,甚而做时代的“引领者”。不同的年代,给了年轻人不同的答卷,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我们虽不是军人,但不能丢失军人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用青春和热血向新时代献礼!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