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初,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丽水市召开全省重大文旅项目暨“金名片”工作推进会,对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复盘,明确下半年工作举措,力争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跑出文旅新纪录。
据了解,今年以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年度目标狠抓项目建设,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浙江在建文化和旅游项目260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98个、续建项目2009个,总投资20484.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51亿元,项目投资建设热火朝天。
重大项目建设“势头猛”
连日来,舟山市普陀区城北沈芦公路附近的普陀水街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工人们紧张地进行主体结构搭建的收尾工作。项目总承包单位负责人秦波介绍,目前整个项目进度已过半,预计年底能完成总体装修工程。
该项目于去年动工开建,总投资约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68万平方米。按照规划,项目将普陀区城北水系纵横的河流体系和街道式、院落式仿古建筑群有机结合,打造集花溪水街、低密度酒店、城市邻里中心、滨水餐饮、舟山特色小吃街、滨河公园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秦波表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普陀城北区域的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为海岛公园建设增添新亮点。
近年来,以《浙江省海岛大花园建设规划(2019—2025)》《浙江省十大海岛公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为指导,舟山、台州、宁波、温州等地纷纷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特色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如正在建设的宁波象山花岙海岛公园,以花岙岛为核心,辐射南田岛、高塘岛、檀头山岛等环石浦港区域,总投资超100亿元;台州玉环的海山生态旅游岛项目聚合“海洋+科创+旅游”特色产业,总投资达138亿元。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围绕“十大海岛公园”、“四条诗路”、百张文旅“金名片”,推出了块头大、产出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项目580个,涵盖乡村旅游、海洋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特色业态,总投资超8000亿元,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两大幸福产业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的主力军作用。
提升服务效能“助凤飞”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系项目机制,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对项目招引、开工、建设、竣工、运营全流程跟进,使一大批接地气、聚财气、旺人气的项目落地。各地创新工作手段,及时跟进项目进展、协调解决相关需求。
8月11日,位于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的综合性度假旅游酒店梦山水庄园接受验收。不久前,该项目曾因相关报批手续复杂等原因一度处于搁浅状态。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及时上门协调,助力项目按下“重启键”。
“此前,通过线上查单,我们了解到梦山水庄园项目今年开工后推进较慢,便及时跟进、了解问题症结。经过多轮商讨协调后,我们在投资方向上给予开发商合理建议,重新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总规划师侯文亮说。
据了解,去年,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启动了全县文旅项目数字地图工作,将文化和旅游项目纳入“文旅项目数字地图系统”,可实时查看项目建设进展。发现有难题导致项目无法推动或推动缓慢的,工作人员掌握基本情况后,会到现场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提供有效解决办法。今年以来,全县入库文化和旅游项目72个,目前已破解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上规、上规未达产项目11个,破解率达65%。
在绍兴,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也获得了各方关注和支持,比如,该市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秉持“项目为王”理念,围绕考察洽谈、合同签订等事项,坚持提供全周期“管家式”服务,确保项目能够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得好。
协同发力推动“加速跑”
今年以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项目总投资2万亿、全年实际完成投资超2000亿的总目标持续发力,“项目为王”理念深入人心,“四十百千”(“四条诗路”、十大海岛公园、百张文旅“金名片”、“千亿投资”)重大文旅项目投资计划不断推进实施,“大干快上”氛围越来越浓,“比学赶超”态势已然形成。截至目前,全省年度计划投资已完成80%。
为加速项目推进,浙江将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纳入省旅游专班职能,搭建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平台。在去年“七个一”基础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完善推出了“识别一张图、项目一个库、进度一张表、考核一指数、指挥一平台、工作一机制、一季一例会、一年一表彰”的“八个一”工作体系,搭建项目推进“晾晒台”,建立“红黑榜”,实行“赛马比拼”机制。
浙江将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作为为加快山区富裕的主引擎,通过实施山区26县“百项千亿”文旅投资工程,加快引进一批高质量、高能级、高产出的综合体项目,以及具有世界知名度、全国影响力的龙头集团、规模企业,做到建成一个项目、推动一地发展、幸福一方百姓,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紧抓投资效能,通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滚动式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开工率、投资率、竣工率‘3个100%’;紧抓改革试点,提前谋划未来景区、未来乡村、未来民宿等项目,打造未来旅游的样板;紧抓细节品质,全力做到超前规划、精心建设、细致管理,提升发展品质,增强发展后劲;紧抓‘精密智治’,系统重塑项目管理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系统;紧抓后期运营,强化对项目投资的全流程、全链条、全时空管理,引导推动项目建设与后期运营无缝衔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交出文化和旅游的高分答卷。”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陈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