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沙 种植杯、种子绳“小”物件发挥治沙植绿“大”作用

科学治沙 种植杯、种子绳“小”物件发挥治沙植绿“大”作用

作为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内蒙古担负着国家三北工程六期沙化土地治理60%的任务量。这段时间是内蒙古治沙植绿的关键期,各地的治沙现场涌现出新技术、新装备,直接应用...
生态环境 / 2025-04-21
我国首次全面掌握青头潜鸭种群信息

我国首次全面掌握青头潜鸭种群信息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近期完成,确定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与2012年的1000只相比实现倍增;确定重要栖息地16处。经此次调查,我国首次...
生态环境 / 2025-04-21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稳稳的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稳稳的

今年一季度全国批准建设用地预审项目3222个、全国林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95%、全国新立采矿权202个日前,自然资源部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一季度用地用...
生态环境 / 2025-04-21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

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

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系列中外记者见面会。在17日下午的首场见面会上,5位生态环境领域代表围绕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
生态环境 / 2025-04-18
我国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我国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作为反映美丽中国颜值的镜子,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环境部正在从制度、管理、技术、队伍等方面发力,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 本报记者 张维 作...
生态环境 / 2025-04-18
新疆于田的玫瑰治沙又致富

新疆于田的玫瑰治沙又致富

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善水质在生态治理领域,一些特色植物不仅具有实实在在的生态价值,还成为不少地方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助力。本版今起推出美丽中国生态治理中的特色...
生态环境 / 2025-04-18
武夷山国家公园: 摸清生物“家底” 揭开物种新篇

武夷山国家公园: 摸清生物“家底” 揭开物种新篇

不久前,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布为期3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最终成果。调查共发现植物、水生昆虫、大型真菌等多个类别的34个新物种,调查到10个中国新记录种。 春天是武夷山国家...
生态环境 / 2025-04-17
一图读懂《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一图读懂《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生态环境 / 2025-04-16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坚持红松育种六十余年

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坚持红松育种六十余年

从辽宁一座小山村里的试验林场,发展为森林经营研究所,60多年来,一代代科研人员在这里接续奋斗,坚持开展红松育种。如今,红松茁壮、聚木成林,为国土绿化、防沙治沙作出...
生态环境 / 2025-04-16
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

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生态环境准...
生态环境 /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