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蟹肥时。近期,山东微山湖大闸蟹开始集中出水上市,10月24日,今年首批出水的微山湖大闸蟹亮相上海滩,参加全国首届上海蟹博会,向上海及全国做了推介。作为“山东好品”,微山湖大闸蟹除了走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餐桌,如今也逐步走上了加拿大、马来西亚、日韩等外国人的餐桌。
特色产业好“丰景”的背后离不开微山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水产养殖贷2605户、金额7.05亿元。
每年9月底到11月初,黄河岸边的大闸蟹进入捕捞上市季,也是蟹农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早上七点,微山县高楼乡的大闸蟹养殖基地,蟹农们正铆足了劲、甩开臂膀划着渔船捕捞大闸蟹,蟹笼里满满的都是大闸蟹,放下箱笼的一刹,爬起来劲道十足,基地到处洋溢着忙碌、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大闸蟹生长,多亏微山农商银行给予的贷款扶持,今年的大闸蟹肯定是一个丰收年。”微山县高楼乡大闸蟹养殖户闫成名说。
2022年,刚大学毕业的闫成名做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返乡创业。通过外出学习,他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水质、天气气候等因素,计划对自家的鱼塘改造,进行大闸蟹、莲藕等水产作物的养殖,在改造过程中,一度因资金紧张而陷于停滞状态。
当时,恰逢微山农商银行开展“金融夜校”活动,该行了解闫成名具体情况后,客户经理当即上门对接考察,了解水产养殖发展前景,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当天便向其发放授信贷款20万元,作为鱼塘改造、水产养殖的启动资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目前,闫成名的200亩鱼塘,平均亩产大闸蟹300斤,价格50元每斤。他感激地说:“当初多亏微山农商行的‘及时雨’,要不也没有我蟹塘里的丰收场景。明年我计划把鱼塘养殖面积扩大到300亩,有了咱农商银行这个老朋友的倾心相助,再也不用担心养殖路上的资金难题。”
无独有偶。家住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的孙悦和老公在家门口开起了一家名为“蟹意浓”的水产店,店铺以技术服务周边的养殖户为主。“在微山农商银行180万元的信贷支持下,今年我们想挑战养殖更大规格的蟹,如果能成功,也想给周边的养殖户推广技术,服务乡村振兴,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目前来看效果还可以。”孙悦说。
孙悦在十里八村都是最年轻的养殖户,在微山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夫妻二人养殖了300多亩大闸蟹。她家的螃蟹已经连续几年出口到加拿大、马来西亚、日韩等国家。今年,孙悦家的80亩大闸蟹早已预订一空,目前已经出口到加拿大1.5万公斤。
有了微山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孙悦干劲十足,她觉得将微山湖大闸蟹这个品牌推广出去,是她这一代年轻人的责任,“未来我还想把我们的蟹文化和大闸蟹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大闸蟹的附加值。”孙悦说。
如今,微山湖大闸蟹生态养殖面积20万亩,亩均效益6000元左右,年产近2万吨。水产养殖行业已发展成为湖区渔民支柱产业,占据了微山产业集群的“半壁江山”。立足辖内水产养殖的特殊优势,微山农商银行通过畅通服务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各环节,让金融“活水”为水产养殖持续“供氧”。
助力水产业“旺”起来。蟹农购买蟹苗、饲料、收购期间,捕捞、收购、包装、运输等环节都需要费用,微山农商银行专项贷款派上了用场。近年来,微山农商银行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方面全面发力,从解决蟹农融资难等金融服务难点、痛点问题入手,积极对接螃蟹育苗、养殖生产、饲料供应、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制定水产养殖产业客群营销方案,加强走访对接,建立台账信息,开展摸底建档、额度审核、评级授信工作,为大闸蟹单一养殖向“产销一体化”经营提供金融后盾。
信贷扶持“强”起来。该行立足水产养殖产业特点,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量身定制“渔业养殖贷”专属信贷产品,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解决水产养殖产业链各类客户群体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金融服务“快”起来。该行结合水产养殖农“短、频、急”等资金需求特点,开辟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坚持阳光办贷,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做到快审快批、迅速放款,为客户送去实实在在的支持;主动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深入一线送资金、送政策、送服务,为客户提供开户结算、贷款授信、电子渠道绑定、普惠金融宣传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促进渔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
此外,依托微山湖独特的资源优势,微山农商银行坚持产业链条延伸到哪里,金融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对大闸蟹、小龙虾、莲藕等水产养殖提供充足的金融服务供给,让生态“好水”变成致富“活水”,以金融力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55万户、金额71.48亿元;累计发放乡村振兴特色贷款2.1万户、金额38.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