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镇县龙池堡村:聚人气 引财气 增福气 乡村振兴有朝气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晋宁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0-10    

  本网讯(通讯员 晋宁)金秋九月,满是丰收的颜色。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迎来了丰收季。在连片种植的1250亩谷子区域,放眼望去,只见一株株谷子颗粒饱满被压弯了腰,蓝天下,碧波荡漾的谷田里,沉甸甸的谷穗迎风摇曳,翻滚着“金色谷浪”,与正在采收的农机具与忙碌的采收人相映衬,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好“丰”景。

  据村委会主任王元军介绍:这是今年我们村与山西农大高寒作物研究所合作采取有机旱作试验种植的“张杂二十一号”谷子,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培育,喜获丰收,预计亩产可达到1000斤以上。

  近年来,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紧紧围绕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依托本村交通便利、土地较多、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等自然条件,聚人气、引财气、增福气,由过去的一个贫困村,一举打造成了产业兴旺、村强民富、民风淳朴、人民幸福感、满足感满满的先进村。

  聚财气,盘活全村土地资源。龙池堡村位于天镇县马家皂乡最南端,常住人口214户403人,耕地7350亩。

  过去,全村一半以上土地为盐碱滩、旱坡地,水浇地只有3000多亩。近年来,该村搭上党的乡村振兴“快车”,开拓思路,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土地优势,利用招商引资等模式,先后引进绿农云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荒沟荒坡1200亩;引进天安德源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糯玉米种植基地1500亩;争取上级土地整改项目,整理土地3000亩,昔日的盐碱滩、旱坡地,一跃成为高标准农田。同时合理利用闲置、闲散土地发展多元经济,引进宇翔畜牧、建强商砼、诚合、天安德源等6家驻村企业。

  聚人气,促进全村产业发展。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龙池堡村党支部村委会把人才力量作为村庄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着力让村庄“人气”更兴旺,乡村振兴“底气”更充足。

  为实现为民服务高效化,强化“两委”建设,先后通过聘任等方式引进大学生2人,充实到两委班子。为充分吸引本村优秀人才回村建设家乡,借助外部人才来村创业,该村大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创业条件,先后吸引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人才50余人。目前,全村引进农业发展项目5个,其中:引进山东寿光设施蔬菜经营种植专业团队,种植大棚茼蒿、圣女果等大棚蔬菜700多亩;引进 同兴源果蔬有限公司团队种植糯玉米 2700 亩;引进天镇县隆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团队种植麒麟西瓜1700 亩;引进山西农大高寒作物研究所种植技术,连片种植优质谷子1250亩。科技人才的引进,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而且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每年创造务工岗位24000个以上,企业年用工总支出在400余万元。

  增福气,提升村民幸福感。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执政为民的根本落脚点。龙池堡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提高组织化程度,将文化传承好,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优化人居环境,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硬化道路3000米,铺设排水管道1200 米,安装路灯110盏,美化街巷2条,栽植树木1500株,庭院种植经济林 1700株。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古庙一座。为繁荣百姓文化生活,翻新戏台一处,建凉亭2处,文化广场2处;村里还成立了“小剧团”,组建了“秧歌队”,还将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定为村内“文化节”;今年,“文化节”共举办三天,分为开幕式、传统文化表演和交流会;每年还邀请省市剧团为村民来村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展现了村庄魅力,提升了村庄文明。开展文明村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村里编写了《村规民约》,制定了“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细则。节日慰问村民,村企联合,每年春节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为村民发放慰问品,将爱心传递给家家户户。创建网格化服务体系,贴心服务群众,“网”住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格”子里记录的是村民的“急难愁盼”,极大地提升了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