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宋建波)近日,由大同农商银行与准入担保公司合作的首笔“乡村振兴担保贷”顺利投放,该笔担保贷款投放金额25万元,期限1年,贷款年利率6.55%,用于餐营业经营实体。目前,该行已在服务辖区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担保贷”营销与投放工作,不仅解决辖内农户融资难题,也为农业实体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首先要做好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工作,解决好农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为此,大同农商银行依据上级指导文件精神,根据辖内农业经济体系实际情况,印发了《大同农村商业银行“乡村振兴担保贷”产品管理办法(试行)》,并第一时间与准入合作的担保公司签订《担保合作协议》,推出了“乡村振兴担保贷”信贷产品,实现担保流程、申请流程、办理流程更简化、更便捷,切实降低了乡村振兴农业担保贷款的“门槛”,有力地解决了辖内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周转问题。
一直以来,大同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辖内区域发展实际,持续加强政府部门协同配合。一是做好市场调研,掌握资金需求。提前对接市、县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摸清农业基础数据,充分释放政策利好。深入农机农具、种业化肥等市场,收集相关市场信息,
调研资金缺口和金融服务需求。走访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客群,充分了解第一手信息,客观评测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总量及用途,增强信贷投放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聚焦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生产和服务主体,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协同当地乡政府、村委会等各级政府机构,提供贷款利率优惠、专属信贷产品、业务费用减免等政策支持。三是主动对接乡镇政府,发挥联动效应。通过金融服务站主动对接乡镇政府,了解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及支农惠民政策,组织员工深入田间地头和园区大棚,宣讲信贷政策和产品,积极支持辖区行政村产业振兴。四是积极探索“银行+担保公司+农户”三方合作新模式,持续推进“三农”领域担保业务,提升涉农担保服务覆盖面,大力为辖内农业经济发展“输血供氧”!
(责任编辑 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