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宋建波)多亏了这笔贷款,我和家人可以继续开展肉牛养殖项目了!” 大同市北村养殖户赵先生收到大同农商银行发放的贷款后激动地说。近年来,受有效抵押物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影响,很多像赵先生一样的养殖农户,在经营发展中无法快速申请贷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成了他们的心头难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近年来,大同农商银行积极发挥数字化先行优势,不断丰富助农惠农产品,打造专业信贷团队,聚焦养殖、种植、教育、医疗等乡村产业链,深耕农户生产合作经营场景,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力度,逐步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专业化的乡村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行整村授信已累计为辖内农户投放贷款4.61亿元,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科技先行破除 “融资难题”
赵先生在北村养殖肉牛已有五年,累计投入资金超百万,建起了超千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场。日常经营中,养殖场的维护、器具的更换、工人工资的发放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赵先生的肉牛销路不畅,资金周转遇到了困难。
当得知大同农商银行“晋享贷”产品不用任何抵押担保,而且还可以线上快速办理、随借随还,刘先生马不停蹄找到了该行三农(乡村振兴)事业部办贷中心二部的客户经理,于当天申请、当天通过审核,收到了首笔30万元的贷款,用于临时资金周转、器具养护、扩大养殖场规模。
针对养殖户自筹资金紧缺的困境,大同农商银行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推出“晋享贷”惠农融资产品,以全线上的金融产品方案,向肉牛、生猪、鸡鸭等养殖户发放信用类生产经营性贷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通过线上服务、数字化升级、在线开户等形式,该行充分下沉农村市场,让村民不再提供纸质资料,实现“全线上申请审批放款、全线上还款”。
——助农惠农产品“百花齐放”
近年来,大同农商银行将多种业务模式融入不同行业,已在多地推出了多款符合三农市场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以“创业贷”为例,是该行三农(乡村振兴)事业部、小微专营中心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电商平台等机构合作推出,依托交易数据信息,为符合条件的小微经销商、小店主、农民、新市民等个人客户提供的用于日常消费、企业经营的信用贷款。
此外,该行结合各行政村实际经济情况、产业结构、融资需求等、与多个村委会合作推出“村医贷”“园丁贷”“装修贷”等金融产品,向符合条件的医疗诊所工作者、乡村教育工作者、新市民群体发放贷款,予以扩大基层医疗、教育服务范围,让新市民安居乐业。
在服务乡村种植、养殖产业的同时,该行发掘乡村绿色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光伏贷”“能源贷”等金融产品,向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贷款用于购买、安装整套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支持当地清洁能源发展。此举不仅创新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而且对未来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实行营销推广“站长负责制”
大同农商银行在打造集支付、融资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化服务站”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信贷政策推介、金融知识宣传等功能,以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站长为培养对象,着力打造一批“农村金融服务团队”,向村民持续普及信贷政策、安全用卡、假币识别、防范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金融知识,提高农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目前,该行三农事业部联合各综合金融服务站已持续开展信贷政策推介会、金融知识宣讲会20余场,参与人次达1000余人。
此外,该行充分发挥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的集中作业优势,实行“站长负责制”的产品营销推广机制,与农村市场深度结合。由各服务站批量推荐客户,随之各办贷中心对接服务站所在村,结合特色化涉农信贷产品,对各类产业集群进行批量化服务。此举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办贷效率,而且加大了涉农信贷资源投入,将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倾斜,高质量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据,见证着农村金融服务的下沉和服务触角的延伸,书写着大同农商银行倾情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也成为大同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最生动、最完美的注脚。
(责任编辑 吴运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