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到运城博物馆考察文物保护工作时强调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犹如和煦春风吹遍古老的舜乡大地,为垣曲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激发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希望。
一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是
坚定文化自信的厚重根基
垣曲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这是流淌在每一个舜乡人血脉里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徜徉历史长河,可以清晰地看到,垣曲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隅,中条山腹地。垣曲在商、周时叫“亘方”,秦时置垣县,宋时取“周围皆山,如垣之曲”之意,改名“垣曲”,沿用至今。纵观垣曲文物,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古”。1995年,距今4500万年的“世纪曙猿化石”在垣曲寨里村被发掘,将人类可考史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打破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垣曲是舜帝故里,故称舜乡,“舜耕历山”的传奇故事享誉天下。
二是“多”。垣曲红色遗迹星罗棋布,抗战时期,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都曾在“十八兵站”留下光辉足迹。全县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8处,馆藏文物8207件,位居运城市之首。
三是“奇”。英言北白鹅周朝古墓青铜“化妆盒”、含“精油”化妆品、千年果酒、“媵器”青铜甗、大量青铜铭文等考古发现,震惊全国考古界,曾获全国十大考古新闻之一。
可以说,垣曲璀璨文明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的人类文明积淀。
近年来,垣曲县积极谋划实施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铜文化博物馆及世纪曙猿文化体验馆等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目前,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铜文化博物馆主体建设已完工,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世纪曙猿文化体验馆设计大纲及规划也正在修改完善之中。
放眼望去,垣曲文化熠熠生辉,垣曲文明灿若星辰,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文物画卷正在舜乡大地徐徐展开。

二
探索推动“八大路径”是
文物活化利用的垣曲实践
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在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的新征程中,垣曲县立足全县文物资源禀赋,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探索推动“八大路径”,形成了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管理、 服务“六位一体”工作新格局。
一是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与中科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考古科研机构的交流协作,积极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文化研究”,加大南海峪遗址、下马遗址等重点遗址考古发掘力度。
二是推进低级别文物保护修缮。加快推进省保单位东型马纯阳观保护修缮和北垛十八兵站旧址陈展利用,加大对革命老区纪念馆和中条山抗战纪念馆扶持力度,确保非国有博物馆正常运转。
三是打造文物名片。加快实施博物馆群建设,着力打造“世纪曙猿”“中条山铜都”“中条山革命老区”等文化名片,持续提升垣曲文化传播力。
四是提高文物阐释和展示水平。开展垣曲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学术研究,编写系列丛书及专题宣传片;实施博物馆教育功能提升工程,推动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的长效机制。
五是加快文物数字化建设。实施馆藏珍贵濒危文物、材质脆弱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和预防性、数字化保护展陈项目,建立和完善文物藏品档案,进一步完善全县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监管平台。
六是强化安全执法监管。建成覆盖全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安全监管平台,重要文物建筑安防消防设施覆盖率达100%实现全县文物安全监管“一张网”。
七是做好县域文物普查。积极配合开展“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摸清垣曲文物资源家底,“十四五”末全县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全部完成,全县国土空间规划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形成全县文物资源空间管理“一张图”。
八是加强文博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县文物保护中心和博物馆群机构编制人员,“十四五”期间培养10名以上文物全科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文物保护利用专业队伍。
垣曲县力争通过文保“八大路径”的全面实施,切实做好馆藏文物的活化利用,满足社会民生需求,加快推动新时代垣曲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垣曲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三
群策群力的工作格局是
推动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伫立在中华文明的岁月星河,凝视着垣曲大地的文物脉络,垣曲深深感觉重任在肩、使命神圣。一处处文物和文化遗产似一颗颗历史的珍珠,蕴含着垣曲人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既需要在代代守护中薪火相传,更需要在与时俱进中永葆生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垣曲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积极有效的行动举措,推动文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扛牢政治责任。将文物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乡镇为文物保护责任主体,分解落实文物保护责任。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建立文物、公安、消防、住建、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单位参加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完善严防、严管、严打、严治的长效机制,保持对盗窃、盗掘、盗捞、倒卖、走私等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提高公众参与度,消除文物安全隐患。
三是做好资金保障。将文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统筹做好市保、县保及以下低级别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及文物消防、安防等经费投入。
四是强化责任监督。健全文物安全体系,强化安全责任,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典型案件。
五是深入宣传教育。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宣传教育及知识普及,通过多种渠道传播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理念,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激活文物资源生命力,焕发古老舜乡新风采。垣曲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将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旅游提质等深度结合,让千年古县熠熠生辉,让文化遗产绽放异彩,奋力谱写垣曲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