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擅长,所以最出彩!——山西军武制衣有限公司逆势飞扬的背后

来源:运城决策    作者:陈永年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21    
图片

  运城市政协委员、

  山西军武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晨阳

  二楼的生产车间内,整整齐齐的缝纫机工位上,工人们正一丝不苟地作业,哒哒哒的缝纫机踩踏声节奏鲜明;

  生产大楼的背后,一栋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新楼正在建设,目前主体已经完工,预计今年5月份即可投产;

  ……

  受大形势影响,我市部分企业发展速度受限,增速放缓。3月11日,记者在山西军武制衣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生产繁忙供不应求,项目不停投资递提的喜人景象。

  “我们的销售额稳步递增。”山西军武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晨阳说。

  逆势飞扬的背后,有何秘诀?

  在“优势区”展开竞争

图片

  在年龄并不大的时候,张晨阳就到当地一家军需仓库上班,第一份工作就是做销售。三四年后,他被提干,工作转到财务处。再过两三年,又被提拔到经营部做了总经理,成为一名处级干部,手下员工100多人,管理着餐厅、住宿、发运等众多业务。

  那一年,他28岁。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总是一座足以改变人生方向的大山。后来,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张晨阳面临着新的选择——

  是继续换个地方按部就班的上班领固定工资?

  还是顺势而为,改变人生的方向?

  痛苦而慎重的思考之后,他选择了一条冒险之路——创业。

  决定好做,证明自己决定正确的路每一步都难走。

  辞职,意味着,他参加工作以来在原单位所有的人脉积累,取得的所有成绩,所享受到的所有级别、福利,以及心理上所有的安全感,全部都得抛弃。

  只带着深藏心中的工作经验及人生阅历,他离开单位,来到社会,开始孤家寡人的单兵作战。

  创业做什么?起步阶段的张晨阳没有资格选择,只能被选择。他从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领域启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一个小店铺,两三个雇员,批发零售布料、被子、服装……这就是2004年张晨阳创业起步的样子。

  四五年后,小店铺发展壮大,他成立了山西浩鑫隆贸易有限公司,人员也增加到十几个,逐渐有了“正规军”的样子。

  再后来,随着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他逐渐发现,很多合作商在对贸易公司的资质进行评价时,有没有生产能力非常重要。在合作方看来,具有生产能力的贸易公司,更可信,实力也更强。

  2015年,山西军武制衣有限公司成立。或许,经过多年复杂、惊险的创业,让他更加怀念原来虽然有些单调但却安稳的生活;又或许,他希望在自己新的人生节点,镌刻下自己那段深入骨髓的人生履痕——不论什么原因,总之,他用“军”和“武”两个字,组成了新公司的名字,走上又一段创业旅程。

  回溯张晨阳的创业经历,一个规律非常鲜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在最擅长的领域争取出彩机会——

  因为做了多年的军需仓库工作,他对被服领域非常熟悉,所以创业项目就是被服贸易,即使后来因为公司发展,需要增加生产版块,他也将生产项目限定在被服行业;

  因为他做销售出身,销售经验很丰富,所以他成立了贸易公司,主营销售,即使后来他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他依然能把握住自己,选择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投放在贸易版块;

  ……

  永远做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事,永远在自己比较优势的射程内与别人竞争。这就是张晨阳的创业观。

  有得,必须有舍。人的精力、时间、资源和天赋都非常有限,在一个项目上投资的代价,并不仅仅是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还有你因为选择做这个项目而放弃的其他项目的所有可能性回报——经济学理论称之为“机会成本”。

  张晨阳可能对经济学专有术语了解不深,但他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永远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做成功概率最高的事情。

  这就足够了。

  在“核心区”投入重兵

图片

  作为贸易公司,最核心的是销售。

  “与人们想的不一样,我们公司的销售不讲颜值,不讲学历,不讲年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情商要够高,要会说话,会与人打交道。”张晨阳说。

  40岁左右,长相、学历并不出众,基本都是当地农村出身,在外打过工,或本身就是公司生产一线的员工,但无一例外能说会道,这就是公司销售人员的画像。

  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不仅让公司自身的生产板块供不应求,还让公司将一部分的订单分包给其他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是张晨阳一个人在外跑订单,他几乎就是一个兼职总经理的销售员。后来,他在儿子的帮助下,重新打造销售团队,建立销售骨干传帮代体系,经过几年积累,终于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现在的张晨阳终于可以喘口气,坐在公司去考虑更宏观的问题了。

  张晨阳做销售出身,更能认识到订单的重要性。在中国这个制造业非常强大的国家,生产总是有着更多的替代可能性,相比之下,销售和订单却无时无刻不在稀缺。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在稀缺地带,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靠待遇留人,提高销售员的积极性。他每年将公司利润的很大一部分分给销售员,去年一线普通销售员最高的一位拿到了50万元;

  靠感情留人,提高销售团队的凝聚力。近年来,他带着销售团队甚至公司人员去沙漠,去海滩,去名山。在山和水之间,公司一年的战略目标被确定;在宜人风景里,公司团队建设不断被迭代。

  当销售能力大幅提升甚至超过产能,那产能的短板又该如何解决?

  常规的办法是扩张建厂,而张晨阳的思路是产能共享。

  经过考察,他看中了河北一家生产棉被的专业企业,最终谈妥:承包该企业的所有产能,对方获得稳定利润,不用再操心销售;军武制衣不用再建新厂,降低了投资,加快了产能提升速度;

  紧接着,他又看中了外地一家生产帐篷的企业,这次他买断的是优先供货权:常年押款30万元,不算货款,只要求在需要的时候优先供货;

  ……

  思路一变天地宽。张晨阳用最小的投资,实现了产能最快时间、最大限度、最低风险的扩张。

  创新不仅仅在微观。一场疫情,让张晨阳意识到了应急物资的重要性。一方面,应急物资的生产、采购是个市场,有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一家应急物资存储充裕和供给渠道灵敏高效的企业,会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更多的保障。在经营中也不忘回报社会,20 余年

  一直乐于奉献,尤其疫情先后给河北、垣曲、郑州捐赠物资,帮助孤寡老人、助学共捐赠近 60万元。

  被褥,棉大衣,帐篷,折叠床,折叠桌椅……张晨阳又一次找到了与自己擅长领域重叠交叉的发展方向。

  如今,应急物资板块的销售额度从零起步,短短几年,已经增长到公司总销售额的7成,成为最有成长性的板块。

  无论是制式服装,还是应急物资,张晨阳以销定产的逻辑依然没有变。如何再次扩大销售团队规模,如何优化结构提升培训效度,还是他当下思考的核心话题。

  采访完毕,走出厂门,回头再看,院门上是挂的是山西浩鑫隆贸易有限公司的牌子,院子里面生产车间楼房顶上,则是军武制衣四个字。

  这好像是个隐喻:无论是从贸易到生产,还是从制衣到应急物资,对于销售起家的张晨阳而言,创业20年,一直都行走在20年前确定的方向上。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