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天津首次尝试开展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 积极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天津规划了近115平方公里养殖用海,由水产研究所率先在200亩海域内,探索进行网箱养殖。陆续投放黄姑鱼、石斑鱼、金鲳等经济效益高的海水鱼,共5000尾。以往,装备型海洋牧场集中在浙江、福建等黄海、南海外海地区。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委联合环保部门,结合渤海特点,从污染源头进行管控、建立海洋保护区,并持续投放人工鱼礁、开展增殖放流,带动生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也降低了海域范围内的氮磷元素含量。 接下来,装备型海洋牧场还将增加更多鱼虾贝类品种,增加生物间的互补作用。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