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行进在铜仁市江口县的秀水峻岭间,放眼望去,林木耸立、药材繁多……处处遍布着大自然的馈赠。
黔地无闲草,梵天多灵药。近年来,江口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抢抓国家机遇,通过土地流转、林下种植、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中药材产业。其中,该县坚持因地制宜,推动以淫羊藿为重点单品突破的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
江口县淫羊藿产业已成为富民产业
从零星种植向规模化发展,从原料售卖向精深加工转变……得益于多年来的厚积薄发和更高站位的精心布局。在这延绵的青山翠谷里,一垄垄淫羊藿实现华丽转身,成为江口县解锁财富密码的金钥匙。
打造生产链条 助力群众增收
“栽淫羊藿间距要30公分,行距25公分。栽淫羊藿先要用泥土把肥料盖起,再到边上把这个根压紧一点,再把泥土盖上,确保这个淫羊藿生长得更好。”管理人员正为村民进行淫羊藿种植技术指导。林地间,村民们正忙着拉线、整地、起垄、打窝、施肥、放苗、栽苗、覆土,大家分工明确、一气呵成,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干一天能收入100元工资,一起参与这项工作的还有周边的几十个村民。”民和镇村民告诉记者,山里的杂草需要人工一点点清除,不能用除草剂,更要小心不要伤到旁边的淫羊藿。
淫羊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仙灵脾,《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江口县有着适宜淫羊藿发育生长的绝佳环境。
淫羊藿是多年生草本,秉持不与粮争地的理念,民和镇将淫羊藿基地建设转移到林下,盘活林下土地资源,以租借群众土地形式支付租金给群众。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本地公司、合作社、农户自主种植,建设林下淫羊藿种植基地,带动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进一步促进群众务工增收。
近年来,民和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辖区适宜淫羊藿生长的丰富林地资源,以淫羊藿为主导产业,扩大种植量,延长产业链,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
2023年以来,民和镇发展林下淫羊藿种植3000余亩,其中示范基地2000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7个,累计为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该镇9个村入选全省淫羊藿助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试点。
基地“打工人”转变成为种植“合伙人”
良种繁育基地600亩,育苗基地340亩,年产种子600公斤,年产种苗3000万株,可满足每年10000亩林下种植……
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见证了江口县淫羊藿产业不断向前的稳健步伐。
在江口县官和乡官和村淫羊藿种植基地,务工群众正在抢时节精心做好药材管护。
“国药集团同济堂落户江口后,让我们看到了淫羊藿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家门口就业,不仅有工资拿,每年还可以领取土地流转费,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官和村党支部书记吴祥政说道。
2020年,江口县成功引进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淫羊藿种植产业落户江口,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江口县官和乡官和村林下淫羊藿种植基地
药材好,药才好。为做优品种品质,国药同济堂制药采用统一基地规划、统一种子种苗、统一农资、统一基地管理、统一采收初加工、统一包装存储执行“六统一”标准推广规模化的种植,在江口县打造淫羊藿标准化育种、育苗、种植的完整生产体系,极大保障优质药材种植生产。
“基地淫羊藿种苗与种植规模位于全国前列,通过中药控股品控一体化溯源管理平台,溯源系统记录了种子、种苗、药材生产与采收初加工每一环节操作情况,可实时监控基地药材生长,促使规范化种植加工。” 国药同济堂制药江口基地负责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与美好。
此外,借助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订单生产、保底收购模式合作,签订种植协议,订单化种植淫羊藿。
2023年以来,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与何坝村、太平寨、龙宿等9个村签订种植协议。药材变成“药财”,江口县淫羊藿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铜仁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聚集多方之力 撑起淫羊藿“保护伞”
近年来,为了提升江口县淫羊藿产业的整体水平,贵州省中药材产业专班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仅与全国范围内的权威检测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当地淫羊藿的品质进行了深入的检测与分析,确保了产品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同时,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江口县淫羊藿的独特优势,省中药材产业专班特别邀请产业专家开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开展林下经济种植技能培训,提升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淫羊藿种植技术,打造一批淫羊藿种植专业化队伍,为淫羊藿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淫羊藿产业培训
为了进一步明确淫羊藿的发展方向,省中药材产业专班经常与江口县相关负责人进行一系列研讨、会议。在这些会议上,与会者们积极探讨了淫羊藿的发展定位,细化了具体的工作措施,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精准到位,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的持续发展。
此外,为了确保江口淫羊藿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省中药材产业专班积极牵线搭桥,按照“一个单品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技术集成、一套研究成果、一体化转化应用”的思路,江口县搭建了政、校、企合作平台,分别与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国药集团(贵州)同济堂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合作协议,聚合多方技术力量保障淫羊藿产业发展。
目前,江口县淫羊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已进入第一批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江口县淫羊藿资源圃被认定为贵州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
同时,建立了县乡村“金字塔”结构技术服务体系,覆盖全县所有淫羊藿种植基地,由县中药材专班干部与同济堂技术人员包保种植乡镇,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包保各村淫羊藿种植基地,村级明确专人抓淫羊藿产业,形成了一个种植点,一个技术指导团队,确保发展淫羊藿。
以官和村为例,今年预计可以采收100亩,按照目前测产和市场行情来看,每亩产190公斤,收购价为40元/公斤鲜货,每亩产值约7600元,100亩产值共计76万元左右。
种好淫羊藿,共赴幸福“钱”程。
截至目前,江口县有33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参与淫羊藿产业发展,其中15个村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淫羊藿产业助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试点村。淫羊藿产业带动全县5000余人实现收入增长,人均增长4000元以上,成为了“强村富民”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3万亩以上种植规模,同时,联合龙头企业逐步开展淫羊藿GAP基地建设,到2030年建成淫羊藿种植基地8万亩,成为全省淫羊藿100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县,打造全国最大的高品质淫羊藿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省中药材产业专班工作人员笑着说,要让更多的乡亲们参与到合作社,共同致富,人人都成合伙人,都能拿到分红,共同建设美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