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绘新卷 ——广东惠州与贵州黔西南东西部协作走笔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刘久锋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0-21    

  我在山这边,你在海那头。我是贵州黔西南,你是广东惠州。我和你,有故事。

  从产业协作到劳务输出,从技能培训到特色产业发展,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惠州和黔西南携手同行,聚焦产业、劳务、人才交流等方面,惠黔携手共绘发展振兴新画卷。

  特色产业 培育乡村振兴新动力

  “高峰的时候,一天就有差不多400人干活,2万多斤菜心送往广州、深圳等地的批发市场。”在山这头,安龙县巧凹村村民潘玖英在贵州蔬菜集团的种植基地上班,每年能拿到5万元左右的工资。

  在海的那边,惠州市民对贵州菜心赞不绝口:“菜心很脆,口感清甜,很有菜味。”

  小小菜心,一头连着黔西南群众“钱袋子”,一头连着大湾区居民“菜篮子”。近年来,黔西南紧紧抓住与惠州协作的契机,以惠黔协作“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重要载体,大力培育蔬菜、薏仁米、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五大产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我们的菜心种植面积3.51万亩,年产值超2亿元。”黔西南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劳务协作 搭建就业桥共筑致富梦

  “政府帮助我们对接企业,找好工作,还送我们到工厂门口,规避了很多风险。”家住册亨县双江镇洛法村的罗鲜说,“去年把家里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今年准备买辆汽车。”

  据统计,今年以来,册亨县累计收集岗位信息3.5万余个,组织劳务输出1.7万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发布,向重点人群精准推送,人岗匹配后,“点对点”送到企业,全力促成群众务工增收。

  黔西南作为劳务输出大州,每年有30多万人外出务工。

  就业是民生之本。惠州与黔西南开展劳务协作后,为黔西南广大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同时,通过精准对接,两地政府搭建了平台,输送人员、培训技能,让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就业路更加畅通。

  就业稳稳,幸福满满。2021年以来,惠州和黔西南通过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3个月以上稳定就业11.9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6万人。

  技能培训 授人以渔赋能未来

  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惠州和黔西南两地人社部门围绕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群众需要,精准导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组织开展系列劳务协作培训,鼓励和动员有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

  “通过技能培训,我学会了电工技术,现在在惠州的一家企业工作,收入稳定,生活有保障。”黔西南在惠州务工人员张伟说。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是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惠州和黔西南两地职业院校围绕技能人才培养、就业需求,深化校校、校企合作。

  贞丰县小屯镇米冲村村民李永会2014年进入伯恩光学公司。近年来,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发展,李永会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升技能水平。“从流水线上的普工干起,然后到车间组长,现在是芯片技工,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成长蜕变,现在已经月入过万元了!”李永会说。

  据统计,2021年至今年6月,惠州和黔西南携手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班441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95万人次,举办“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培训107个班次,培训4424人。

  惠黔协作,不仅为黔西南的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产业协作、劳务协作、特色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惠州与黔西南共同绘制了一幅发展振兴的新画卷。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