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永远的伟人—读《毛泽东自述》有感

来源:三农经济时讯    作者:蔡东霞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2-26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

  1936年,毛泽东曾与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保安窑洞中进行深入对谈,向他讲述自己早年的成长、生活及革命经历。在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辩证唯物地讲述了自己斗争与成长的心路历程。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诞生,更能深刻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毛泽东自述》一书中,辑录了毛主席同斯诺的四次谈话及与其他国外记者的四次谈话有关背景材料。这些谈话在全球广泛流传、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是认识、学习这位伟大巨人的重要依据。在毛泽东同志131周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永远铭记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只争朝夕、顽强奋斗,向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奋勇前进!

  推荐人:蔡东霞(阳曲农商行 普惠金融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在坚冰还盖着北海的时候,我看到了怒放的梅花。

  “由于我的职位低下,人们都不愿同我来往,但是我并不灰心,参加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为的是能够在北大旁听。可当时我的思想还是混乱的,正在寻找出路。我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差,可在另一方面,古都的景色是鲜艳而又生动的。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

  阅读关于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片段,我深受触动。虽然职位低下,但他并未因此自怨自艾,反而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他渴望与人交流,尤其是那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希望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和智慧。然而,现实的冷漠与忙碌让他屡屡受挫,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选择了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去接近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也被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所感染,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依然能够欣赏到古都北京的美丽景色,甚至在北海结冰、白梅怒放的时刻,找到了一丝心灵的慰藉。这种在逆境中寻找美好、保持乐观的心态,无疑是他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从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了起来,在这项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史的影响开始对我起指导作用。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

  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阅读关于毛泽东在1920年至1925年间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我被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卓越的组织才能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深深打动。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他个人成长和奋斗的足迹,也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艰辛与辉煌。1920年9月,毛泽东与何叔衡在长沙共同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这不仅是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设的关键一步,他们以实际行动响应了时代的召唤,为中国革命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次年7月,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中共一大,他更是站在了历史前沿,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随后,他在长沙建立中共湖南支部并担任书记,又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这些职务的担任不仅体现了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也彰显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地位。他不仅在理论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毛泽东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参与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这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然而,他始终心系湖南,心系工农,每次回到家乡都积极投身于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之中,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1925年8月,面对赵恒惕的追捕,他依然保持冷静和坚定,秘密潜入长沙一二十天,与各方负责人会面,商

  讨革命大计。这种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同年9月,他奉命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离开长沙前夕,他重登岳麓山,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美景,他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抒写了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青年革命经历,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英勇和智慧,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

  ——长征,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红军胜利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防线之后,就开始了它的划时代的、历时一年的、向西和向北方向的征程,这是一次绚丽多彩和富于故事性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人类的勇敢和怯懦,狂欢和胜利,苦难、牺牲和忠诚——像火焰一样贯穿这一切的是成千上万的青年的持久不衰的热情、不不灭的希望和惊人的革命乐观主义,这些青年人不承认人或自然、神或死亡会给他们带来失败。所有这一切和更多的东西都包含在一部当代无与伦比的长征历史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七律诗《七律·长征》。阅读长征时期片段,他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触动了我,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红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前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后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每一步都充满了生死考验,然而,战士们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逾越的障碍。

  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伟大壮举,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他们翻越雪山、跨越草地,与饥饿、寒冷、疾病和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每一次的胜利,都凝聚着无数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每一次的坚持,都彰显着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长征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它启发着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今天的中国,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来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即使人类从地球上消灭了,生命不可能被人造的原子弹消灭。

  当阅读到毛泽东对“原子弹”的看法时,我深刻感受到他对人类未来和自然界的深刻洞察。在他看来,尽管原子弹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伤亡和破坏,但它并不能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生命力量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对于人类世界发展的乐观态度,尽管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但他相信人类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并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我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社会等各类问题,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尊重自然的力量,才能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毛泽东的一系列思想不仅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更为人类长期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与指引。

  有一种精神

  穿过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

  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我们永远缅怀并怀念他

  既怀念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亦铭记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句毛主席经典语录

  一起感受伟人的家国情怀

  最意气风发的一句话: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七古·残句》,1917年

  最凝聚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话: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立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

  最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

  最警醒人心的一句话: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丢掉幻想,准备斗争》,1949年

  最掷地有声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论联合政府》,1945年

  最从容洒脱的一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

  最鼓舞青年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莫斯科会见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发表讲话,1957年

  最惜时奋进的一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年

  他以一个伟大革命领袖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坚定意志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英雄气概

  “倒海翻江卷巨澜”、“横扫千军如卷席”的雄才大略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宽广胸怀

  将一个“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旧中国变成处处“换了人间”的新中国

  铭记是为了继承

  继承为了发扬

  日月不可复追

  但文字和伟大却可以传播到远方

  毛主席的诗情和思想

  流过八千里云和月

  依旧流淌在这片华夏土地

  山花已到烂漫时

  河山壮丽

  我们从未停止想念您

  让我们永远缅怀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

  沿着毛泽东同志奠基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

  坚持道不变、志不改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