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采收季:“抢鲜”更要“保鲜”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谷幸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9-03    

  时值九月,各地猕猴桃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受今年特殊气候与经济大环境双重影响,本产季猕猴桃市场呈现出“优质优价”与“中小果增多”并存的复杂局面。如何抓住时机、科学采收、做好采后管理,成为广大果农当前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秘书长李建军,他就近期果农关心的价格走势、采收时机及采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

  价格略有上涨,果农适时采销

  李建军介绍,自9月起,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的部分早熟品种如果实发育正常,将陆续进入采收阶段。受今年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影响,不少果园出现花期落花落蕾、果实生长期日灼现象,导致总体产量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优质大果的比例较往年减少,中小果偏多,因此市场对优质果的收购意愿较强,价格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近期果园预购及实际收购价格均略高于去年同期。

  不过,李建军也提醒,考虑到当前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果价未来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他建议果农应保持理性,根据自家果园果实的实际品质,及时与采购商沟通,抓住销售窗口,避免因过度等待导致积压或损毁。

  避开高温雨天,轻拿轻放保品质

  采收是影响猕猴桃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第一道关口。李建军强调,采收环节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果实的商品率和贮藏寿命。对此,他提出多项具体建议:

  采收前20天内,严禁施用任何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药剂,确保果品安全。采收前10天左右应适当控制灌溉,以提升果实干物质积累和糖度。

  应选择早晨或傍晚等凉爽时段或多云天气进行采收,坚决避免中午高温时段作业,同时避开雨天、雾天和露水未干的天气,防止果面水分含量过高加剧储运病害。

  采收人员应提前接受基本操作训练。采摘时需剪短并磨平指甲,佩戴软质手套,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机械损伤。果实要轻拿轻放,使用内部铺有稻草、棉絮等软材料的果篮或果筐,装筐量不宜过满。

  采收顺序应当讲究,做到“先下后上、由外向内”,避免碰落或擦伤其他果实。采收后要在田间初步剔除畸形果、伤病果、日灼果和虫害果,从源头保障果品一致性。

  及时预冷防病,延长市场供应期

  很多果农在果实采收后容易放松管理,实际上采后处理是猕猴桃能否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环节。李建军指出,采收当天的果实必须及时运回,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预冷处理,迅速降低果实温度,减缓呼吸强度,为后续贮藏或长途运输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采果后的果园管理同样重要。李建军特别提醒,果实采摘后树体处于“虚弱期”,果梗痕和机械伤口容易成为病菌入侵的通道。因此,要及时全园喷施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农药,重点针对果梗、主干和主蔓部位,有效预防溃疡病等病害暴发,为来年树势恢复和持续丰产奠定基础。

  李建军总结道,2025产季的猕猴桃在气候挑战中迎来采收。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果农更应树立“全程品质管理”意识,从采摘、分拣到采后处理、果园管理,做到精细操作、科学应对,方能在多变的市场中稳健收益。

 
 
(责任编辑 吴运竑 校对 杨艳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上一篇:苹果、梨套袋前后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