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农商银行推动当地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向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企业倾斜信贷政策,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金融“动能”。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504户,合计余额63.8亿元,本年度累计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48.36亿元。
练好内功
构建整体联动服务体系
完善管理架构。构建行业研究、客户管理、渠道建设、产品创新、风险控制为一体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强化前中后台协作推进;构建一体化服务机制,制定综合服务方案,统筹科技企业及企业家、科技人才综合金融需求,统筹公私业务联动推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培养规划,引进金融相关专业加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做强专门机构。建设科技支行作为中小科技型企业的主要服务机构和科企研究中心,其他城区支行、镇区支行为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补充机构,明确专人服务辖区内科技型企业,做好企业贷款、结算、代发、融资等综合服务;明确科技支行行长挂职科技局,加强产业政策、行业信息的获取和研判,科技支行根据市场和同业情况,积极向前台部门提出产品创新需求、政策建议、风控提示等,参与政策制定和传导,参与科创产品的开发和试点实践。
精准滴灌
加强全周期管理服务
加强外联外拓。对接共享工商、税务、海关、科技局等部门信息,积极获取科企清单、各级获评称号分类清单,解决支行对科技信息不了解、与科技型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构建合作生态。积极对接协同政府部门、园区孵化器、担保公司、保险机构横向联动,充分运用政府补偿基金和央行货币政策,为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制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在适配科技型企业当前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挖掘潜在需求,实现业务合作扩围与增长。
丰富金融产品。结合科技型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阶段发展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科技类产品体系库,针对性解决企业需求痛点。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成长,推出“科创人才创业贷”“苏科贷”等产品,积极探索“可转贷”业务模式,聚焦完善以转让第三方实施转股为保障基础、以低利率弱担保为融资特征的可转股贷款模式,开展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提高科技型企业“首贷率”。丰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聚焦具有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宣传推广省普惠金融基金平台“苏知贷”产品,用好风险补偿机制;加强与已开展“科创积分贷”的机构联系,强化数字赋能,建立科技型企业“科创积分”评价体系和产品管理办法;推广“智改数转”贷款,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成熟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适配性,分层优化本地科技型骨干企业的认定标准,创新信用贷、税贷、发票贷、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E链”系列产品。
因户施策
提升多元差异服务能力
扎实开展营销走访。组织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匹配科企清单中未合作单位,建立走访台账,做到户户见到面、户户有反馈;对有需求反馈的科企制定“一对一”融资方案,从企业发展前景、交易信息、资金动向、供应链等多维度推荐产品组合,制定授信方案,提升信贷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以整体授信方式解决园区初创型企业“担保难”“融资难”“融资慢”等难题,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与纳税销售数据结合,实现预授信全覆盖。
实行差异化授信策略。在客户准入、贷款办理条件、担保方式等方面配套差异化政策,对于科技型企业适当放宽准入门槛,将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创始团队人才水平、知识产权情况、创新主体资质认定、技术荣誉奖励等因素作为综合考评因素,探索更适合科技型企业的评价模型;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根据企业被优质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的额度确定授信额度,或者根据企业收到的政府奖补、通过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平均值测算授信额度等,调整信贷额度、利率、还款方式等;对一定金额以下的科技型企业授信应用差异化授信申报模板,执行短流程审批,提高授信效率。
加强政策运用和外部合作。实施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扩大政策的有效知悉范围,强化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积极向人民银行争取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置效率;加强与政策型科创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担保支持,收集保险机构配套科技专属保险产品信息,如创业责任险、研发费用险、研发成果转化险等保险产品,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保险保障,促进提升银企合作、银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