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体残疾,20年来靠着一心为民的奋斗目标,把一个负债村变成了一个经济强村,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对,就是祁巷村党委书记丁雪其。”江苏省泰兴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理论名师冯锦涛在给姚王街道的基层党员开展理论宣讲,他从身边人的故事开讲,让大家很有代入感。
如何将党的好政策、好声音传递到基层,泰兴市因时因势因需组建“理上心来”宣讲大联盟,推动理论学习宣讲持续走深走心走实。
队伍立体化。构建以市委宣讲团为统领、镇街理论宣讲队为主体、部门特色宣讲队为依托、村(社区)理论宣讲组为支撑的四级联动组织架构,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民俗文化传播有效结合,建强“大先生”宣讲团、鼓儿书理论宣讲队等特色宣讲队伍,开设“理上心来”示范讲堂,培育出理论名师、百姓名嘴等600余名。
内容多样化。实施新思想“入心工程”,把理论讲彻底、把思想讲鲜活、把实践讲生动,用好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坚持“理论+政策”“理论+典型”,创新开展“你呼我应”为民“双解”活动,组织“你惑我解”基层宣讲3000余场次,实施“你难我解”实事项目758个。
形式通俗化。深入挖掘泰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儿书的育人内涵,进一步丰富鼓儿书说唱形式,改进说唱节奏,优化说唱配乐,融入音乐快板、音诗画等艺术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也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分层次举办理论沙龙、学习分享、交流研讨等各类“我来读”“我来讲”等活动,在思想碰撞中提振党员干部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
传播便捷化。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学习宣讲“中枢大脑”“中央厨房”作用,打造“庚玺学堂”“银杏树下”等一批群众身边的理论课堂,开通了“理论巴士”“乡村大喇叭”,有5条践学线路、26个“实境课堂”,让新思想抬头可见、驻足可听、随时可学。
(责任编辑 吴运竑 )